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故乡的水墨画

故乡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蛰卧于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每年初春,熬过了一冬的菱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疏疏朗朗的,细小的菱叶漂浮于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菱塘,把整个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几个心急的孩子,时常在放学后奔到菱塘边,折一根树枝拨来两三块菱盘翻起,看看结了菱角没有。

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起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余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如今,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画幅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荡起水盆,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细细咀嚼,甜滋滋的,清香甘醇,满口生津,是那么的令人心醉!

( 1 )趣味成语。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想想每个词语中填入的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争________恐________ 欢________喜________

________七________八 顾________失________

( 2 )短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 3 )短文中,作者主要介绍了故乡菱塘里的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重点介绍了________ ,其特点是________ (用原文作答)。
( 4 )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她们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

句子中的“掀”“掐”是写什么动作的?表达了采菱女怎样的心情?

②细细咀嚼,甜滋滋的,清香甘醇,满口生津,是那么的令人心醉!

作者这时“心醉”的仅仅是菱角的美味吗?

( 5 )情感体悟。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文中说“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画幅中了”。请你联系文本,展开想象,“我”徜徉在怎样的画面中?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先
【第2空】后
【第3空】天
【第4空】地
【第5空】横
【第6空】竖
【第7空】此
【第8空】彼;填入的是一对反义词。
( 2 )比喻:故乡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蛰卧于村边地头。拟人: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
( 3 )【第1空】菱叶
【第2空】菱盘
【第3空】菱角
【第4空】菱角
【第5空】小小的、鲜嫩、清甜
( 4 )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表达了采菱女的迫不及待和内心的喜悦之情;不仅仅是菱角的美味,更沉醉在浓浓的思乡之情中。
( 5 )思乡的感情,用菱角代表一种思乡的味道,这种味道是故乡特有的味道。这是以物衬托情感的写作方式。
( 6 )可以写初夏池塘的美景,也可以写采菱女采菱时的情景,还可以写整个村庄在这个季节的情景。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六一”到了,上帝接三个孩子到天上玩,还说:“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把它变成现实。”

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

第二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么?难道你们的星期天是黑色的?”“嗯。每个星期天都要补课,作业特多!”

第三个孩子不表态,好半天好半天才苦歪歪地说了一句:“我想——我想当爷爷!”

上帝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什么?你说什么?”“爷爷能养花,能钓鱼,能下棋,爷爷从来都不做那么多的作业!”

上帝明白了,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原来,人间的孩子并不快乐……

( 1 )这三个孩子有没有共同的心愿?如果有,这个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

( 2 )第二个孩子的心愿是:“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这里“绿色”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星期天是黑色的?

( 3 )这篇文章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__描写,文中“上帝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儿”一句运用的手法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 4 )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 5 )试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篇童话的寓意。

________。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文段理解。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 1 )前面五段重点写( ):

A: 舞姿  
B: 舞姿与鼓点的交融
C: 鼓点 
D: 舞姿与鼓点交融产生的神奇效果
( 2 )下列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用了排比修辞,描写舞姿给人的感觉。
B: 第二段中的“痛快”、“蓬勃”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C: 第三、四、五段形式上用了排比修辞,内容上意思完全是并列的。
D: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可理解为以“鸡啼”反衬寂静,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
( 3 )如何理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这句话?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 1 )这一小节写了__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__的人。
( 2 )两个“活着”的含义是( )
A: 两个都指肉体的生存。
B: 前一个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指精神的永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