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桥

答案:


( 1 )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2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3 )

父子关系。从课文的结尾可以看出来。这样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选自《城南旧事》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宋妈过来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

宋妈的鸡毛掸子轮到来掸我的小床了,小床上的棱角角她都掸到了,掸子把儿碰在床栏上,格格地响,我想骂她,但她倒先说话了:“还没睡够哪!”说着,她把我的被大掀开来,我穿着绒褂裤的身体整个露在被外,立刻就打了两个喷嚏。她强迫我起来,给我穿衣服。印花斜纹布的棉袄棉裤,都是新做的,棉裤筒多可笑,可以直立放在那里,就知道那棉花够多厚了。

妈正坐在炉子边梳头,倾着身子,一大把头发从后脖子顺过来,她就用篦子篦呀篦呀的,炉上是一瓶玫瑰色的发油,天气冷,油凝住了,总要放在炉子上化一化才能擦。

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

( 1 )给文中划线的字语注音(可使用工具书)。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说一说这段短文主要讲了一件发生在什么时间的?什么事?
( 3 )回忆你冬天早晨起床的情景,和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精读与略读》,回答问题。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 1 )为什么要精读?

( 2 )为什么要略读?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通讯,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某广播电台1947年广播)在山西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1月12日,有一个15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的军队杀害了。

在当众审讯的时候,阎军官问她:“你是共产党员吗?”她说:“是。”阎军官又问她:“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她说:“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阎军官又问:“你不知道做共产党员是要掉脑袋的吗?你小小的年纪就不怕死?”她答:“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了!”这时候,士兵抬出了铡刀,在她面前铡死了6个人,又问她:“你怕不怕?自白不自白?”刘胡兰坚决地回答:“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她大声喝问:“我咋个死法?”阎军官指着6位身首分离者说:“一个样!”说完,又要伤害其他村民。刘胡兰见状厉声喝道:“我一个人死好了,不能叫众人死!”这位年轻的女英雄从容地躺在铡刀上慷慨就义了。

全村的父老,都记下了这个血海深仇。他们决定立一块碑,来永远纪念这位人民的好女儿。

( 1 )这是一篇通讯。通讯通常包括六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发生经过。这篇通讯的第1自然段交代了哪几项要素?

A.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B.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C.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D.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 2 )这篇通讯的第2自然段全是对话实录,而且很少用带感情色彩的词语。这正符合新闻( )的特点。
A: 真实性
B: 时效性
C: 准确性
( 3 )这篇通讯采用________方式,开头概括事件的结果,然后叙述过程。
( 4 )这篇通讯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刘胡兰怎样的精神品质?
( 5 )给这篇通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横线上。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