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__________

①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里。

②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③但是我(躺 淌)着泪的脸,使妈妈感到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

④“妈妈,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⑤“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⑥“学校里要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这一次不选我……当主(jiǎo jué),却只要我在后台……工作!那小龙反做了••••••做了主角了!”我呜呜咽咽地,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⑦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带 戴)着的手表。“云,你看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边擦干我的眼泪,一面温和地问。

⑧“那是一块玻璃,两个指针。”我回答说。

⑨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里面有些什么呢?”

⑩“小齿轮和螺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⑪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別人就会说‘这表是虚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许多你看不到的部分。”

⑫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没有人(hè hē)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了,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快乐。

( 1 )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2 )将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正确的字: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

( 3 )文中的“我”情绪的变化是( )
A: 伤心-难过-平静
B: 伤心-忘记-轻松、快乐
( 4 )第⑥自然段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列举的省略
B: 示说话断断续续
( 5 )妈妈对“我”的态度是:________。
( 6 )读第⑬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文,想一想妈妈讲了一件什么事让“我”明白的。
( 7 )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分别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

经过:________

结果:________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没人喝彩的工作
( 2 )【第1空】正确的字:淌
【第2空】戴
【第3空】正确的读音:jué
【第4空】hè
( 3 )B
( 4 )B
( 5 )【第1空】很温和,语重心长
( 6 )手表走得准确,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
( 7 )【第1空】起因:学校演节目,老师不让“我”当主角,让“我”在后台工作。
【第2空】经过:我不高兴,很伤心,妈妈语重心长地劝导我,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手表的故事。
【第3空】结果:妈妈意味深长的开导,使我明白了当配角也很重要,为人喝彩的工作也必须要做好。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的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________,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________。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________,而且________,还能作急(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dǎo dà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1 )按原文填空。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________,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________。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________,而且________,还能作急弯。

( 2 )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zhuǎn zhuàn)弯 ________(dǎo dào)退

( 3 )本片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________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类文阅读。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派军队进攻赵国。魏国的军队很快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国眼看抵挡不住魏国的攻势,赶紧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国大将田忌受齐王派遣,准备率兵前去解救邯郸。这时,他的军师孙膑劝他说:“要想解开一团乱麻,不能用强扯硬拉的办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难分难解的双方,不宜用刀枪对他们一阵乱砍乱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进犯者的要害,捣毁它空虚的地方。眼下魏军全力以赴攻赵,精兵锐将势必已倾巢出动,国内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魏国此时顾了外头,国内势必空虚。如果我们此时抓住时机,直接进军魏国,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必定会回师来救,这样,他们撤走围赵的军队来顾及首都的紧急情况,我们不是就可以替赵国解围了吗?”

一席话说得田忌茅塞顿开,他十分赞赏地说:“先生真是英明高见,令人佩服。”

孙膑接着又补充说:“还有一点,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必定疲惫不堪。而我军则趁此时机,以逸待劳,只需在魏军经过的险要之处布好埋伏,一举打败他们不在话下。”

田忌叹服孙膑的精辟分析,立即下令按孙膑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国首都大梁。齐军一边把要攻打大梁的声势造得很大,一边却在魏军回师的途中设下了埋伏。

果然,魏军得知都城被围,慌忙撤了攻赵的军队回国。人马行至桂陵一带,齐军擂鼓鸣金,冲杀出来。魏军始料不及,仓皇抵御,哪里战得过有着充分准备的齐军。魏军被杀得丢盔弃甲,还没来得及解救都城,便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战争,齐军大获全胜,赵国也得到了解救。

( 1 )根据句意,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一下子心里开了窍。比喻豁然领悟、明白了。________

②多指作战时自己充分休息,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劳后,乘机出击制胜。________

( 2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齐国为什么要去攻打魏国都城大梁?
( 3 )齐国能打败魏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疲惫不堪,面对有充分准备的齐军,无法抵抗。
B: 魏军没有料到有埋伏,仓皇抵御,战斗力减弱。
C: 为了攻打魏国,齐军做了充分的准备。
D: 齐军的强大兵力把魏军吓坏了,他们闻声而逃。
(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