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chuàn
zhuàn)》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慨 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zǎo
zhǎo)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āi ái)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 1 )选择文中正确的读音和字。

水浒________(chuàn zhuàn) 大________(慨 概)

囫囵吞________(zǎo zhǎo) ________(āi ái)

( 2 )在文中在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________ 认认真真——________

( 3 )用浪线画出具体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我”读书“张冠李戴”的句子。
( 4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中“这句话”指的是________。
( 5 )用小标题概括这一段话的内容:________。这一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的品质。

考点:

语段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答案:

( 1 )【第1空】zhuàn
【第2空】概
【第3空】zhǎo
【第4空】ái
( 2 )【第1空】复杂
【第2空】马马虎虎
( 3 )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 4 )【第1空】“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 5 )【第1空】谈《水浒传》
【第2空】关爱孩子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故乡(节选)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1 )读短文,在文中找出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
( 2 )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文中哪句话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
( 3 )闰土看到“我”“欢喜”是因为________,“凄凉”是因为________
( 4 )对“老爷!……”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示闰土见到少年的伙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B: 表示闰土敬畏老爷不敢说话。
C: 表示闰土内心复杂而无话可说。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良

塞斯是美国的一个小镇。一天中午,百岁老人吉纳芙像往常一样,拄着拐杖来到街头的一家餐厅,准备边用餐边翻翻老年杂志。

突然,餐厅的厨房失火了,人们惊惶失措地朝餐厅门口涌去。

吉纳芙老人腿脚不利索,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慢慢走。还没走出餐厅,她突然想起来,她的邻座还有一位老人正在打盹儿。吉纳芙老人马上往回走,当她在烟雾中找到那位老人时,他还没有醒过来。她赶紧将他捅醒,拉着他就往外走。当消防队员赶到时,两位老人正互相搀扶着,摇摇晃晃地出现在餐厅门口……

被吉纳芙救起的那位老人,是82岁的罗伯特,记者纷纷到医院采访,罗伯特感激地说:“如果不是吉纳芙老人冒死相救,我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我的孙子说要送给吉纳芙一枚奖章,我想等我出院了,一定要亲自将奖章挂到她的胸前。”

面对记者,吉纳芙老人只是淡淡地说:“当时我只是想,我已经活得够岁数了,如果见死不救,岂不枉活一生?”

善良,永远都是一把开启人生真谛的钥匙。拥有善良,一生中也就拥有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 1 )写出近义词。

利索——________

互相——________

珍贵——________

赶紧——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惊惶失措:________

( 3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死相救________

A.向外透;往上升

B.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

C.冒失;冒昧

D.冒充

活一生________

A.弯曲或歪斜

B.使歪曲

C.冤屈

D.白白地;徒然


( 4 )吉纳芙老人在救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短文没有具体写,请你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 5 )文中写了吉纳芙老人回答记者的话,而把记者怎样问的省略了。请你补充记者的问话。

记者问:________

( 6 )如果你是一位记者,要写一篇关于这件事的新闻,你准备起怎样的标题?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先生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勤读不辍。他还非常关心青年们的读书,常撰文把自己的读书方法介绍给青年们。

鲁迅的视野极其开阔,阅读的范围很广。他主张“博识”,认为读书人应“放开肚量,大胆地、无畏地、尽量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类知识。1934年,他写过一篇《随便翻翻》的短文,专门介绍了他称为消闲的读书“多翻法”。他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多翻”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帮助人们全面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

在种类繁多的、观点不同的众多书籍中,不仅有毫无益处的,而且还有“毒品”或“麻醉品”。究竟怎样才能鉴别书籍的真伪或优劣呢?鲁迅主张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方子”。他强调要敢于接触不同的观点,甚至反面的书籍,看看自己不赞成或反对的人和事是怎样活动的,以加强认识,区别真伪。他很欣赏古籍《稽康集》中附有别人的赠答和论难的编法。他编《伪自由书》、《准风月谈》时,后面也附录了有关的别人的文章,以便于读者进行比较,帮助读者辨别真伪、是非、优劣。

怎样把书读活,使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鲁迅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实践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枝。这回吃过了,和我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因此他谆谆教导青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他希望青年们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 1 )解释词语中划线字的含义。

爱读书:________ 手不卷:________ 勤读不:________ 融会通:________

( 2 )文中的“毒品”和“麻醉品”指的是________,这里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方法。

( 3 )文中的两个问句是_____。

A: 疑问句
B: 反问句
C: 设问句
( 4 )根据鲁迅推荐的读书法,说出各种方法的好处。

( 5 )联系学习实际谈一谈自己有哪些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好的读书方法。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