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逗你玩(节选)

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嫂晾_____几件衣裳,让孩子机灵点,在门口看着,别让小偷偷去了。看见了小偷就喊她。

小孩就在门口看着,一动也不敢动。小偷过来了,看好几件衣服。“几岁了?”小孩说:“五岁了。”“叫嘛?”“小虎。”“小虎你认识我吗?” “不认识。”“咱俩一块玩吧。我叫逗你玩,我姓逗,叫逗你玩。小虎,你叫我。”“逗你玩。”“太好了。”这样叫了几句,小偷就过去把褂_____子拽_____下来。“妈妈,他拿咱褂子啦。”“谁呀?”“逗你玩。”“好好看着。”小偷又把裤子拽下来了。“妈妈,他拿咱裤子呢!”“谁呀?”“逗你玩。”“这孩子,一会我揍你!看着,别喊。”小偷一会把被单拿下来了。“妈妈,他拿咱被面子呢。”“谁呀?”“逗你玩。”“这孩子,你老不老实,一会儿我揍你。”

妈妈出门一瞅_____,孩子还站着呢,一看衣服没了,“咱衣服呢?”“拿走了。”“谁拿走了?”“逗你玩。”还逗你玩呢!

( 1 )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

晾________ 褂________ 拽________ 瞅________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机灵—________—________

认识—________—________

( 3 )这是马三立先生的单口相声《逗你玩》的节选,文中的“逗你玩”是什么人?这段相声主要写了什么事?

________。

( 4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逗你玩”,该怎么办?

________。

考点:

语段阅读 打电话

答案:

( 1 )【第1空】liànɡ
【第2空】ɡuà
【第3空】zhuài
【第4空】chǒu
( 2 )【第1空】机警
【第2空】笨拙
【第3空】熟识
【第4空】陌生
( 3 )【第1空】小偷。小偷骗小孩,偷走了衣服
( 4 )【第1空】要多思考,不要上小偷的当,同时及时报警,请警察帮忙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①争执:

②争先恐后:

( 2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__________

①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里。

②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③但是我(躺 淌)着泪的脸,使妈妈感到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

④“妈妈,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⑤“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⑥“学校里要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这一次不选我……当主(jiǎo jué),却只要我在后台……工作!那小龙反做了••••••做了主角了!”我呜呜咽咽地,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⑦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带 戴)着的手表。“云,你看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边擦干我的眼泪,一面温和地问。

⑧“那是一块玻璃,两个指针。”我回答说。

⑨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里面有些什么呢?”

⑩“小齿轮和螺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⑪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別人就会说‘这表是虚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许多你看不到的部分。”

⑫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没有人(hè hē)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了,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快乐。

( 1 )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2 )将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正确的字: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

( 3 )文中的“我”情绪的变化是( )
A: 伤心-难过-平静
B: 伤心-忘记-轻松、快乐
( 4 )第⑥自然段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列举的省略
B: 示说话断断续续
( 5 )妈妈对“我”的态度是:________。
( 6 )读第⑬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文,想一想妈妈讲了一件什么事让“我”明白的。
( 7 )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分别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

经过:________

结果:________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马谡失街亭

魏国朝廷文武百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定了死罪,而赦免了他的家人。

( 1 )给划线的字注音。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说的意思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表示?
( 3 )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 )写话: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发表你的见解写下来。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