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得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男孩子,(笑问 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 他笑着说好看 )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他说不出来,低头玩着钮扣的时候,一个在他后面的女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 门去了。
( 1 )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笑问________ 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________ 他笑着说________ 好看 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先解释“围聚”的意思,再造句。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早
答案:
( 1 )【第1空】:“
【第2空】? ”
【第3空】:“
【第4空】。”
( 2 )围聚的意思是:从四周聚拢来。
造句:一群人围聚在一起,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了过去。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精读与略读》选段,回答问题。
怎样进行泛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对于 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 1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式。( 2 )如何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______________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______________气势汹汹,______________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林冲看他______________气势汹汹,______________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
A: 因为……所以……①林冲:________
②洪教头:________
( 7 )选文的主人公是林冲,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样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为什么?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半吨煤(节选)
我念初二的时候,每月的零用钱是5元,即使是在物价便_______(biàn pián)宜的1987年,也做不了什么,因此,那时的我很想挣点钱,为自己买双球鞋。就在这时候,机会来了。
亲戚用车送来半吨煤,和在一块空地上,为了把煤运上30多级台阶,再把它倒进坡顶上的煤棚,父亲让我守着煤堆,自己去找民工。我问一旁的母亲()搬()运需要多少钱()母亲说是15元钱()我立刻说()为什么不找我来做()
觅工失败的父亲皱着眉头回来,一听母亲的转述,他喜笑颜开地拍拍我,答应 _______(yīng yìng)我们两人一块儿干,15元钱全归我。”这桩生意全归我了!"当时我十分高兴,马上和父亲拉了钩,生怕他反悔。
半吨重的煤大约高一米,呈圆锥状,对比一下父亲找来的筐子,估计满满的五六筐就能搬完,当我满怀信心往筐里添煤时,父亲笑了,他要我试着提提。天哪,我用了吃奶的气力,才八成满的筐子居然只轻轻颤了颤,在我倒吸一口冷气时,父亲把筐里的煤捡一部分出来,边捡煤边说:"慢慢来,儿子。”
我从没用过扁担,以前住郊区时,见农民日日地担着,轻描淡写一般,可真把百十斤的煤块装上,加上它一荡一荡时,我的肩骨针扎一样疼。可少年人的倔强让我憋着,涨着红脸朝前走。好容易上了台阶,还要用手抱着煤块扔到齐腰高的棚里去,说实话,我很害怕不能兑现诺言。
最后的两担,是母亲换了我,才和父亲共同完成的。那时,我的肩头已经磨出血泡,大大咧咧的父亲兴奋地拍我的肩头,疼得我龇牙咧嘴。母亲把15元钱给我时,我真的很内疚,我才体味到什么叫劳动的艰辛。
从此以后,每一张钞票我都很珍惜,我学会了节约。更关键的不是这些,当我看到那些搬运工人搬运煤的时候,我心中涌起一股咸味,不只是汗,还有血的气息。学会爱他人,体验贫困,就是那半吨煤教会我的。
( 1 )给文中加线的句子标上标点;①”我"挣钱是因为“我”想________。“我”和父亲、母亲一起运送了________,挣了________元钱。
②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
( 4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觅工失败的父亲皱着眉头回来。觅: ________
②说实话,我很害怕不能兑现诺言。诺言:________
( 5 )“母亲把15块钱给我时,我真的很内疚,我才体味到什么叫劳动的艰辛。”“我”很“内疚”,“我”“内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