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二)引路人

雨淅渐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撒。

“噢,噢,不要紧。”

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

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 1 )照样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ABCC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文中事件的起因是“我”撞到了________,后来“我”发现他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于是“我”决定________。
( 3 )当发现水泥板被拿开后,“我”和“他”的做法分别是什么?
( 4 )题目“引路人”一是指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
( 5 )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文质彬彬
【第2空】得意扬扬
【第3空】仪表堂堂
( 2 )【第1空】身旁的一个行人
【第2空】扶他回去
( 3 )“我”不满地嚷着,并提醒大伯走一边|他”:把水泥板盖到了下水道上。
( 4 )【第1空】“我”是他回家路上的引路人
【第2空】他是“我”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 5 )文中的“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热心、为他人着想。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题。

哑巴渡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渡口,摆渡的人是一个( )的哑巴老头,乡亲们都管这儿叫哑巴渡。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也不像他( )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 )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日子在( )中逝去。哑巴老人在这里默默地把船摆过来,渡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河水、渡船和哑巴老人的存在,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有一天,哑巴老人生病被送进了医院,大家才怀念起以前只用一双粗大的手说话的哑巴老人。人们想起他摆船的稳当。想起了他一毛钱的渡河钱。想起了他冬天半夜里穿衣解缆就为了送一个行人过河。哑巴不在了,人们觉得船上空落落的。

一天,乡里突然来了个老将军,手里捧着哑巴老人的骨灰盒。哑巴老人得的是肝癌,死在医院里。他把一生摆渡的钱全捐了出来,想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新桥。

就在新桥建成剪彩的那天,老将军含泪讲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往事:在红军长征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拦截追击的敌人,还是“红小鬼”的老将军奉上级的命令配合班长炸掉石桥。摆渡的哑巴老人就是我的班长!

阳光下,洁白的桥身闪烁着三个大字:哑巴渡。一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一座桥,摆了一辈子渡,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章中的括号里。

A.干干瘦瘦 B.稳稳当当 C.平平淡淡 D.皱皱巴巴

( 2 )哑巴老人的船________,他摆得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哑巴老人________。
( 3 )“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句中的“这一切”指的是________。
( 4 )哑巴老人生病住院,人们怀念他的原因有哪些?
( 5 )通读全文,哑巴老人一生做了哪几件事?你觉得哑巴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与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23岁的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 1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目无亲:________①抬起 ②全 ③推选 ④举动

一见如:________①原来的 ②原因 ③朋友, ④故意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

①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________。

“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________。

②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

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健步奔跑”是指________。

“汗珠”喻指________。

( 3 )你认为文章歌颂的是( )
A: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B: 萧红才华出众
C: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 4 )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

我爱鄱阳湖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我太爱鄱阳湖了。

鄱阳湖大得很,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如果说万里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飘带,那它就是镶在金飘带上的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无边无垠,好像和万里蓝天连接在一起。

鄱阳湖更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时,它像一面大镜子。要是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碧波荡漾,金光闪闪,叫人流连忘返。如果刮起大风,几百里水面白浪滔天,波涛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令人惊心动魄

鄱阳湖最叫人赞美的是它丰富的水产。这里的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鲤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

啊!鄱阳湖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爱鄱阳湖,爱它的美丽多姿,爱它的物产丰富。我为我们的都阳湖感到无比的自豪。

( 1 )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

流连忘返:________

惊心动魄:________

( 2 )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仔细读一读,再填空。

①把万里长江比作________。

②把鄱阳湖比喻为________。

③用________来比喻风平浪静时的鄱阳湖。

( 3 )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鄱阳湖有哪些特点?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