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竭泽而渔

春秋时期,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曾有一场大战。当时,晋国的兵力不如楚国,晋国的国君晋文公向大臣狐偃请教用兵的策略:“现在敌众我寡,对我们很不利,我们怎么做才能取胜呢?”

狐偃说:“用兵打仗并不排除‘欺诈’,您可以骗楚军上钩啊。”然后他讲了怎样利用欺骗的手段赢得战争的计策。

晋文公把狐偃的计策转告了雍季,征求他的意见。雍季借用浅显的例子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先把湖泊里的水排干,当然捉得到鱼,但是以后这里就无鱼可捉了。“欺诈”这种战术偶然用一次可以帮助取胜,但以后不能再用,毕竟这不是长远之计。

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计策,果然取得了胜利。战争结束,晋文公论功行赏,雍李在狐偃之上。有人觉得奇怪,以为文公赏错了。文公解释说:“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 1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
( 2 )用直线在文中画出能解释“竭泽而渔”这一成语意思的语句。
( 3 )把词语补充完整。

一________之________

百年________ ________

论________行________


( 4 )判断对错。

①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计策,取得了胜利。________

②战争结束后,晋文公给了狐偃最高的赏赐。________

③“竭泽而渔”这个故事是雍季讲给晋文公的。________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答案:

( 1 )【第1空】春秋时期
( 2 )先把湖泊里的水排干,当然捉得到鱼,但是以后这是就无鱼可捉了。
( 3 )【第1空】时
【第2空】利
【第3空】大
【第4空】计
【第5空】功
【第6空】赏
( 4 )【第1空】正确
【第2空】错误
【第3空】正确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拓展阅读厅。

我怀念那条河

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两岸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琳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愕然________ 珍惜________

( 2 )联系短文内容填空。

①过去的“那条河流”是________的地方,

如今的“那条河流”是________的地方。

②作者用“我怀念那条河”作为题目,作用是________。

③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认为

理所当然——________——明 白——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

( 4 )判断下面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是否正确。

A、作者从记忆中的那条河流写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人类要懂得珍惜的思想。________

B、描写捉螃蟹和遭遇水蛇的细节,目的表现自然界充满竞争,一切事物都面临危机。________

C、作者认为那条河流是个“奇迹”,是因为那条河流曾给他童年带来乐趣。________

D、本文描写河流的变化,省略了变化的过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________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童年笨事——追屁(节选)

赵丽宏

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但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我小时候笨事也做得不少,现在想起来还会忍不住发笑。

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而汽油味中,我最喜欢闻汽车排出的废气。有一次跟哥哥出去,他发现我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哥哥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哥哥和我一起在马路边前俯后仰地大笑了好一阵。

笑归笑,可我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我家弄堂口。我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当摩托车的主人准备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只见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了出去。而我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随着那机器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我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我的脑子,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我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

(选自《中国作家人生历程
童年》)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嗜好:________

窒息:________

( 2 )作者认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是什么?
( 3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 4 )“我”的嗜好是________,短文围绕“我”的嗜好写了________件事,分别是________。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读材料,回答问题。

( 1 )根据提供的资料,将下面的3D打印流程重新排列(填序号即可)。

A.逐层打印产品 B.设计数字模型 C.分割3D模型 D.传送到打印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细读材料,根据内容填空。

从《30年来消费型3D打印机销售统计图》可以看出:3D打印机销售业绩不断________,这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很多领域应用________;3D打印需要比较先进的科技,因此,未来制造业将回流到________;同时,由于成本与门槛逐渐降低,________产品将更为多样,________将是制造业发展的王道。

( 3 )有人认为,3D打印技术的兴起,机器人将参与以后的制造业,预示着未来人们的失业率大大增加。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