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竟没有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儿子。

( 1 )“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完整的音节是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这个字共有________画。
( 2 )在文段中找出一句比喻句。再找出一句拟人句。
( 3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词语,使之搭配恰当完整。

________的队伍 ________的洪水 ________的老汉

________的儿子 ________的老太太 ________的木桥

( 4 )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老支书要喊什么呢?。
( 5 )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

考点:

语段阅读

答案:

( 1 )【第1空】D
【第2空】dian
【第3空】大或丷
【第4空】12
( 2 )比喻:他像一座山。(或老汉凶得像只豹子)。拟人: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或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3 )【第1空】长长
【第2空】凶猛
【第3空】临危不惧
【第4空】舍己为人
【第5空】年迈
【第6空】窄窄
( 4 )老支书在喊_:“孩子啊,坚强点,爸爸来帮你!”
( 5 )我想说:“老支书,你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真值得我们敬佩。”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抗日小英雄一一王朴

王朴,也叫王璞,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了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呲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这些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誓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ー咬,毫不畏惧地撞上了鬼子的刺刀。就这样,年仅十三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担子。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 1 )写近义词。

凶残________ 秘密________ 稚嫩________ 传颂________

( 2 )从短文中摘抄贬义词,这些词语表达了________之情。
( 3 )这篇短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________。第2段描写了王朴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他是一________。
( 4 )请你写ー小段话,赞颂抗日英雄王朴,表达你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②我在原野上摇曳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_____我在清风中呼吸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_____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_____我醒来时_____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③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_____歌唱____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 1 )文段描写的是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________、________的隆重庄严场面。
( 2 )在文段中,下划线的“一齐”一词共出现了五次,从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伟领袖的________之情,以及________的心情。
( 3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句中使用了两个“只听见”,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 4 )品读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这庄严的宜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

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这里泛指________,表示相同意思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等。

③这庄严的宜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还传到了哪些地方?请闭目想象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写一写。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