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 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出奇——________
( 2 )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 3 )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①时间的变化 ②地点的转移 ③总分结构 ④事物几方面 ⑤事情发展顺序
( 4 )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改成被字句:________
( 5 )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缩成最简句子。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特别,不寻常。
( 2 )③
( 3 )⑤
( 4 )【第1空】我家的一切都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成了灰烬。
( 5 )泪珠滚下来。
( 6 )看着/⋯⋯听着/⋯⋯我用力/⋯⋯极力/⋯⋯那大颗大颗的泪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目送(节选)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ー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ロ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ー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ー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有删改)
( 1 )本文详细记述了“我”目送儿子的三个场景,请仔细阅读,填写下面的表格。
场景 |
儿子的表现 |
我的心理 |
儿子上小学 |
||
儿子十六岁去美国 |
||
儿子上大学 |
眼睛望向灰色的海 |
孤单失落 |
①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交会”一词,写出了“我”对儿子的牵挂以及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
②作者记叙了自己目送儿子的场景,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
③“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说明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孩子的无情。
( 3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本文的题记,作者意在告诉我们( )。(多选)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背书(节选)
李 晴
我是个爱静的人,即使是早起背书,也喜欢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我就选中了校园墙角的一溜猪舍(shě
shè)。其实,除了猪粪的气味,那是个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方。石子铺的小道,青石砌(qiē qì)的圈栏,薄薄的雾气,冰冰凉的青石板。坐在上面背书,真是清新爽快。除了背诵文史地英语外,还有一本我日日必背的书。那是本很旧的《唐诗三百首》,发黄的麻纸,竖排版,繁体字,石印。【A】一首一首(
)一页一页( )在晨风轻拂的油灯下( )我慢慢地都背过去了( )日子( )一个又一个的日子( )都从油灯下( )从我朗朗的背书声中翻过去了( )
对于我的惊扰,猪们一开始很是慌乱。它们又哼又撞,甚至跳起来用嘴拱我放在圈(juàn
quān)栏上的煤油灯。但日子久了,便习以为常。我背我的,它们睡它们的。望着它们相依相偎(wēi
wèi),呼呼噜噜,我的心里便踏实了许多。
到了冬天,起早背书就不那么惬意了。猪圈位于校园一隅,冷风从低矮的围墙呼呼而入。为了煤油灯不被风吹灭,我只好挡在风口。手麻了,脚麻了,耳朵也麻了。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一边跺着脚一边背书,直到天亮。【B】有时遇到下雪天,片片雪花飞旋而下,无声地落在灯罩上,发出咝咝的声响,像无数飞着的小蛾子。放寒假后,我回到家,母亲看着我冻得红肿的手背,心疼得直掉眼泪。
现在,人们早已不用煤油灯了。但每当耳旁听到有人说:上了几年学,混了几年,啥也没学下。我便想起求学的那些日子,那些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
(选自《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15年第5期)
( 1 )画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读书破万卷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南京国学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少年。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原来,他请求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同意了,但他对面前这位文弱的少年用一年时间要读完数万卷书,心里也不免有些怀疑。
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地借书搞得有些不耐烦了。
就这样,每天读书达十几个小时的他,终于用一年的时间,奇迹般地把数万卷书读完了,而且还整理出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几年以后,《中国思想史》一书从他的笔下诞生。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正是他从苦读中得来的。
这位有志少年,便是后来的复旦大学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先生。
( 1 )听了少年的请求,馆长为什么非常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