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昧书屋》(节选)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gū gǔ)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pū pù)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 1 )选出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________(gū gǔ)朵 当________(pū pù)

( 2 )文段中把“早”字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
( 3 )把说明“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的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
( 4 )鲁迅为什么要刻一个“早”字?

考点:

语段阅读 少年闰土

答案:

( 1 )【第1空】gū
【第2空】pù
( 2 )【第1空】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
【第2空】一支小小的火把
( 3 )【第1空】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
( 4 )鲁迅的父亲生病了,鲁迅要照顾父亲,上学迟到了,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于是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问。

“你就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 1 )给下面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捕(dǎi dài) 决(chù chǔ) 枪(āi ái)

( 2 )写出画线词的近义词。

①(敌人)妄图吓唬他。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________

( 3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________

②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________

③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________

( 4 )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 5 )“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
A: 坐在椅子上死了都倒不下去。
B: 他死也不愿倒下。
C: 他宁可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低温世界中各种物质会呈现奇特的景象。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叫作“液态空气”。若把梨放在液态空气里浸泡,它就会变得像玻璃一样脆;若把鸡蛋、石蜡放在液态空气里,它们则会像萤火虫似的发出荧光。在零下100℃到零下200℃时,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会变成硬邦邦的固体;二氧化碳则变成了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钢铁也变成了“豆腐”……人们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粉碎技术。现代城市中充斥着各种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在应用低温下液氨冷却处理后,这些物质的抗冲能力大大降低,呈现脆性龟裂,给粉碎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这种低温粉碎方法还用于粉碎肉类,能做到骨、皮、肉一次性干净利索地分离。

低温世界还是农业生产中除虫灭害的得力助手。人们以往在田鼠的洞穴中注入化学农药灭鼠,这种方法不仅花钱多,而且会使土壤受损。改用低温农药后,将少量液氨注入鼠穴中,由于低温液氨是高压缩状态,释放之后,在穴中其体积急速扩大700至800倍,随即汽化后的氨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中向外推出,把穴中的空气排净,致使田鼠窒息而死。低温农药无害、快速、有效,已引起广大农民的关注。

低温技术能快速打捞沉船。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但这种打捞法要花一整天。采用低温打捞,只要向船舱灌入液氨,低温液氨便会爆炸般地膨胀,产生的高压气体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英国一家低温公司将船只沉入英吉利海峡9米深的海水中,然后把近20升液氨压入沉船舱内,仅用30秒钟,就使沉船露出了水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低温世界将更多地为人类造福。从食品保存到生命冷冻,从工业生产到尖端超导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低温世界的奇迹。

( 1 )根据内容,给短文定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
A: 低温世界与高温世界
B: 奇特的景象
C: 低温世界的奇迹
D: 低温技术的应用
( 2 )低温打捞与常规打捞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
A: 低温打捞成本低。
B: 效率高,节省时间。
C: 安全可靠。
D: 不需要人工操作。
( 3 )短文第3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A: 列数字、打比方
B: 作比较、举例子
C: 列数字、举例子
D: 下定义、分类别
( 4 )用低温灭鼠的原理是什么?请根据短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回答。
( 5 )请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科技的发展带给你的感受。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持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注:玛丽·居里,人们常称她为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先后两次获诺贝尔奖。)

( 1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望________


( 2 )解释下列词语

①闲暇________

②问心无愧________

③猝然长逝________

④奢望________


( 3 )怎样理解“生活对于任何男女都非易事”这句话?

( 4 )读②③段,回答问题:

①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②“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 5 )居里夫妇为什么没有申请镭的专利?

( 6 )“我”有哪些美好的回忆?

( 7 )对“我”的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 8 )读第⑤段,请回答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划?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