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喜欢冬天
我喜欢冬天
冬天薄霜铺地
冬天冰雪烂漫
似姑娘般美丽纯洁
我喜欢冬天
冬天飘雪如絮
冬天银妆素裹
似仙女般洁白飘逸
我喜欢冬天
更因为
冬代表洁白
冬代表无瑕
使心灵感受纯洁的洗礼
我喜欢冬天
更因为
冬是最后的季节
冬是告别昨天
使我们迎接新的开始

( 1 )补充词语。

冰________烂漫

银妆________ ________

洁白________ ________

飘雪________ ________


( 2 )查字典填空。

①“裹”字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查________。在“银妆素裹”中是________意思。

②“瑕”字查音序________,“无瑕”的“瑕”指________。

( 3 )组词。

暇________

霞________

遐________

峡________


( 4 )解释词语。

①银妆素裹:________

②飘逸:________

③烂漫:________

( 5 )我喜欢冬天是因为________

( 6 )作者把冬天比作________

( 7 )你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理由。

考点:

字形 词形 词义 课文内容理解 唯一的听众

答案:

( 1 )【第1空】雪
【第2空】素
【第3空】裹
【第4空】无
【第5空】瑕
【第6空】如
【第7空】絮
( 2 )【第1空】衣
【第2空】10
【第3空】G
【第4空】白雪皑皑的
【第5空】X
【第6空】斑点
( 3 )【第1空】闲暇
【第2空】晚霞
【第3空】遐想
【第4空】峡谷
( 4 )【第1空】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
【第2空】洒脱自然
【第3空】色彩鲜丽
( 5 )【第1空】略
( 6 )【第1空】略
( 7 )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综合训练。

战地医院

医院只是连成一片的几顶帐篷,卧在近郊的小树林里。城市已被空袭夷为平地,百姓全部撤离。帐篷里满是伤兵,远处枪炮声连成一片,脆弱的防线随时都可能被对方撕成碎片。不断有卡车停在帐篷外面,车厢打开,是一个换一个的伤兵,全是重伤员。

又一辆卡车刹住,抬下18个伤兵,只有6个人还有气息。医生和护士马上抢救。6个兵,死掉5个。最后一个兵被抬上手术台,他的髋骨以下,被炸得血肉模糊。医生看着那张稚气未脱的脸,感觉他还是一个孩子。

手术紧张地进行着。远处传来“嗒嗒嗒”的声音,医生知道,那是我们的防空炮火在吼叫,但是对敌人的高空轰炸机来说,那些炮火形同虚设,它们甚至连恐吓或者警告的作用都起不到。

警卫员跑进来,要求医生和护士马上躲进狭窄阴暗的防空洞。“飞机就要来了,”他说,“它们会把这儿炸成粉末。”

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枚子弹。子弹夹在骨缝中,已经变了形。

“你救不了他……谁都救不了他……他终究会死……我们需要马上离开……”

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个弹片。弹片被扔到搪瓷盘里,兀自跳跃,叮当有声。

“听我的,我们先躲一躲……”

医生停下手里的动作,他抬起头,看着来人。很多人已经撤进防空洞.帐篷里只剩9个人。他,来人,一名护士,手术台上喘息的士兵,5个已经死去的士兵。

一颗炮弹在另一个帐篷里炸开,一把变形的剪刀划破帐篷落到他的面前。医生拾起剪刀,扔开,继续他的手术。

“太危险了!快走啊,这是上级的命令!”警卫大声喊叫。

医生没有走。他坚持把手术做完。护士轻握着战士的手,又替医生擦去额上的汗珠。战士是在手术后死去的。战士在临死前咧开他的嘴巴。他的牙齿很白。他有两颗调皮的虎牙。

没有人能够挽救战士的生命。在战场上,死亡是一种必然,只有活着.才是一种偶然。

后来,医生被训斥,长官说:“空袭时必须躲进防空洞,这是命令,你不知道吗?”

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你是前线唯一的医生,你的生命远比十个战士的生命重要百倍,你不知道吗?”

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那个士兵虽然可怜,可是他身负重伤,即将死去。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医生,你不知道他终会死去吗?” .

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你什么都知道,可是在那时,你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件毫无意义的事呢?”

他说:“因为他还没有死去……他躺在手术台上,他还在喘息……我得让他知道,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我们,还有他的祖国,也没有将他抛弃。”

( 1 )根据短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完成填空。

( 2 )阅读第一自然段,概括帐篷外的环境,再回答问题。

环境:________、________、不断有装满重伤员的卡车停在帐篷外。

从这些环境描写中,可以想象当时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

( 3 )请简要分析“弹片被扔到搪瓷盘里,兀自跳跃,叮当有声”这处细节描写的妙处。
( 4 )读完短文,你觉得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的海面上,霎[shà sà]时间[洒 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 突然],海面上[刮 乱]起了大风,卷[juǎn juàn]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 地 的]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像],月光照下的________的大海。

( 1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的海面上,

月光照下的________的大海。

( 2 )选择[ ]里正确的字词或读音。

霎________ [shà sà]时间 [洒 撒] ________满 [忽然 突然] ________

[刮 乱] ________起 卷________ [juǎn juàn]起

睁________ [得 地 的] 景________ [象 像]

( 3 )做一做。

①月光照亮了浪花。

“把”字句: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

②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缩句:________

( 4 )用横线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芳草地。

赏 画

小客厅里鸦雀无声,几名美术爱好者目不转睛地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幅油画。

画很小,用一个精致、镶有金边的画框嵌着。这是一幅很奇怪的画,画面上看不到山岗、树林、河流和人物,只有一团团黄黄绿绿的色彩。可是油画的主人、美术学院的苏老师却一再说明,这是一幅世界名画。画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大家都在思索着……

吕林对这幅画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只见他一只手抱在胸前,另一只手托着下巴,不时地点点头,发出啧啧啧的声音。他发现大伙都在注意他,便得意地坐在了沙发上。

“谁能谈谈体会?”苏老师问,眼睛里闪耀着狡黠的光芒。没人回答。大家把目光移向卢华,他是颇有成就的美院学生。卢华涨红了脸,讷讷地说:“我还没有看出什么来。”他镇静了一下,又坦然地说:“真的.我没看懂——我甚至有点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幅画……”

“什么,这不是幅画?”吕林几乎从沙发上跳起来。“那就请你谈谈对这幅画的理解。”卢华诚恳地说。“外国人有惊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吕林得意扬扬地指着那幅画,滔滔不绝地说着。“不,吕林,我只请你谈谈这幅画!”卢华打断吕林的话。“这是一幅新印象派的画,”吕林趾高气扬地走到这幅画前,“这幅画……这幅画……色彩之灿烂,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颜色……这是一幅绝妙的画。这……真是太美了!”吕林边摸着自己的头,边思索着下句要说的内容。渐渐,吕林也没了声音,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还是看不懂。”卢华轻轻地说。

苏老师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不慌不忙地取下画,倒过来再挂上。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那并不是什么“新印象派”,而是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画《狂风中的橡树》。

( 1 )找出短文中描写这幅画的内容的句子。
( 2 )下列对本文主要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 苏老师拿来了一幅只涂有黄黄绿绿色彩的画,卢华说看不懂,吕林滔滔不绝
B: 吕林说这是新印象派的面,卢华说看不懂,最后发现原来是大家熟悉的一幅画
C: 苏老师说一幅只有黄黄绿绿色彩的画是世界名画,吕林和卢华都没有猜对
D: 苏老师让大家看一幅名画,吕林说是新印象派,卢华看不懂,倒过来是熟悉的画
( 3 )结合短文内容,老师这样呈现这幅世界名画的目的在于告诉同学们( )。
A: 从正面看让人看不懂,倒过来才恍然大悟
B: 不能不懂装懂,要实事求是
C: 色调虽简单但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D: 新印象派的画就是让人看不懂
( 4 )文中的卢华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 5 )有人为《狂风中的橡捌》配上了文字:“橡树,在你屹立的旷野,苍黄的天幕,流涌着卷卷浓云。风,吹伏了刚毅的野草,把洼地的积叶、尘土向四野抛撒。你傲然拥抱着这自然的游神,苍劲的枝丫上每一片橡树叶在奔逸的激情中发出哗哗的欢笑声。”结合文字展开想象,我知道这幅画想表现的主题是: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