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人民的勤务员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正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雷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连忙赶上前去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当时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永远的白衣战士
答案:
( 1 )【第1空】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第2空】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 2 )【第1空】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连忙赶上前去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 3 )人们在赞扬雷锋做得好事多。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一群可爱的小金鱼
在波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弗西姆的妇人,她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和一个善良的丈夫。她的丈夫在奥地利工作,有一天,她丈夫从奥地利带回两条金鱼,养在鱼缸里。
不久,波斯尼亚战争爆发了,弗西姆的丈夫为国家献出了生命,而战火也毁灭了他们的家园,弗西姆只好带着孩子到他乡逃难。临行前,弗西姆并没有忘记那两条金鱼,因为那也是两条生命啊,而且还是丈夫给自己和孩子的礼物。她把金鱼轻轻地放入一个小水坑里,然后出发了。
几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弗西姆和孩子们( )。家乡仍是一片废墟。弗西姆不知道怎么才能使自己的家( )。
然而,她发现在她曾放入金鱼的小水坑里,浮动着点点金光,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金鱼。它们一定是那两条金鱼的后代。弗西姆突然间看到了希望,她像看到了丈夫的鼓励。她和孩子们精心饲养起那些金鱼来。她相信。生活会像金鱼一样,越来越好。
弗西姆和她的金鱼故事逐渐流传开来。人们从各地赶来,欣赏这些金鱼,走的时候也不会忘记买上两条带回家。没用多长时间,弗西姆和孩子们凭着卖金鱼的收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选自《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功励志故事》,延边人民出版社)
( 1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战争前:________
战争后:________
( 4 ).面对战后生活的困难,是什么让弗西姆看到了希望?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家乡有红枣
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几十里路不知不觉就走完了,我们到了深山中的小山村。姥姥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一进门,我的眼睛立即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所吸引。几年没见,树干虽然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
姥姥说,树上的枣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剩下的这些枣是专门给我留的。说着话,姥姥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上的枣,“噼噼啪啪”地一阵猛打,枣如冰雹般纷纷落下。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枣品尝,又脆又甜。
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落下的同时,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我心疼地大叫:“快住手,别打了!看你们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姥姥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越旺盛。”
“这是为什么?”我好奇地问。“这树贱。”姥姥说。
我的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树“贱”吗?它的生长不择土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儿土就能成活。正是那漫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家栽枣树的母本,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只看到了枣树面对挫折的坚强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挥洒汗水,秋天收获果实,乡亲们踏踏实实地享受着这块土地带给他们的每一天……
( 1 )“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是因为________;“我”心疼地阻止姥姥敲击枣树,是因为________;姥姥说枣树“贱”,是因为________。作者却从枣树身上看到了________。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夜莺的歌声》。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 1 )造句。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造句:________
( 2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好像”与“完全”相矛盾,说明孩子有时紧张,有时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