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家乡有红枣

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几十里路不知不觉就走完了,我们到了深山中的小山村。姥姥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一进门,我的眼睛立即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所吸引。几年没见,树干虽然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

姥姥说,树上的枣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剩下的这些枣是专门给我留的。说着话,姥姥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上的枣,“噼噼啪啪”地一阵猛打,枣如冰雹般纷纷落下。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枣品尝,又脆又甜。

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落下的同时,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我心疼地大叫:“快住手,别打了!看你们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姥姥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越旺盛。”
“这是为什么?”我好奇地问。“这树贱。”姥姥说。

我的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树“贱”吗?它的生长不择土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儿土就能成活。正是那漫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家栽枣树的母本,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只看到了枣树面对挫折的坚强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挥洒汗水,秋天收获果实,乡亲们踏踏实实地享受着这块土地带给他们的每一天……

( 1 )“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是因为________;“我”心疼地阻止姥姥敲击枣树,是因为________;姥姥说枣树“贱”,是因为________。作者却从枣树身上看到了________。
( 2 )姥姥说枣树“贱”,可是作者并不这样认为。那么,作者是如何理解“贱”这个字的?枣树在作者的心目中成了什么的化身?
( 3 )“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越旺盛。”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父母执意要“我”陪同去乡下老家看看
【第2空】枣树的枝叶被打断
【第3空】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越旺盛
【第4空】面对挫折的坚强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
( 2 )不择地而生,坚强不屈,容忍一切,默默奉献。枣树成了乡亲们的化身。
( 3 )枣树就是乡亲们的化身,枣树受到的打击越厉害,来年长得越旺盛,生活越艰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们就越坚强。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讲故事的人和羊(节选)

从前,有一位国王,身边有一个讲故事的人。只要国王躺下休息,他就得给国王讲五个故事。这对日理万机的国王来说,简直是最舒服的休息和莫大的享受。

一天晚上,国王上床后久久不能入睡,那天料理的一些大事老是萦绕在他的脑际,使他无法平静。于是,他命令讲故事的人比平时再多讲几个。那个人多讲了三个故事。国王不满地说:“你尽给我讲些短的,我倒很想听一个比较长的故事。快讲吧,讲完你再去睡觉。”

讲故事的人开始说了:“从前有一个挺富的农夫,带着上千磅的钱币,到集市上买了两千只羊。他赶着这许多羊回家,途中经过的一条河因暴雨而上涨了。他寻找着带羊过河的办法,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只小船。船太小了,每次只能带一只大羊或两只小羊过河。这个农夫便开始将羊儿一只接一只地摆渡过河。”

刚说完这句话,讲故事的人便当着国王的面睡着了。国王马上摇醒他,要他把这个故事讲完。讲故事的人说:“陛下,这条河相当宽,而船又很小。这里总共有两千只羊,得先让这个农夫将所有的羊都送过河去,然后,我才能告诉你,后来农夫和羊的情况如何了。”国王只好罢休,同意讲故事的人回去睡觉。

(选自《欧洲寓言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适—________

环绕—________

处理—________

允许—________

( 2 )“日理万机”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现在多用来形容________。
( 3 )国王不让讲故事的人去睡觉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后来为什么又让了呢?________
( 4 )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小桥·流水·人家

周庄,江苏省昆山市的一个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泊在湖上的一片荷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吴水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小桥、流水、人家,千百年来,她那淳朴典雅的风韵依然不变。

在这里,听着风声、橹声、水流声、叫卖声,尤其是脚踏在整齐而狭窄的石板街面上发出的单纯的音响,谁也无法抵御那份自然对心灵的触动。

周庄是水哺育长大的,面对这九曲回肠的地域组合,周庄人并不是用精卫填海的办法来改变千姿百态的河湖港汊,而是用座座桥梁把大家相亲相爱地连在一起。

周庄的桥,或大或小,或曲或伸,或古朴或新颖。有祈求富裕安康的富安桥,有因周庄古名贞丰里而得名的丰桥,还有纪念太平军士兵的福洪桥。而最能体现古镇神韵的当属双桥,它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就像古时候的一把钥匙,开启了周庄走向外面世界的大门。

桥与日月相伴,桥与流水相依,桥与人家相亲,桥与小街相链。在这里真是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镇。千百年来,周庄的桥经受了无数风雨磨蚀,可它总是坚韧地拱起它赤裸的脊梁,默默驮过无数交替的日月星辰,深情地期待着从天南海北到来的客人。

周庄是水的世界,清凌凌碧泱泱的南北市河、后港河、由车样河、中市河,像四根透亮飘柔的带子,绕镇而过一路不知吻过多少岸边的绿墙,也不知抚过多少岸边人的甜梦。现在它疲倦了,疲倦得像个酣睡的宝宝,静静地躺着,仰视天上的白云,做着一个归入大海前的美梦。

久居喧闹都市的现代人面对这片宁静之水,心里各种欲念都会淡然隐去,剩下的,唯有对这醇美空灵境界的向往。由于河湖的阻隔,使周庄避开了历代兵兵燹(xiǎn)战乱,保存完好的水镇建筑,越发显现出它独特的韵味。

碧水泱泱、绿树掩映的沈厅,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以及小镇上一家家粉墙篱窗的房屋,都充满着幽谧的水乡气息。那幽深冷清的石板巷,那巷中袅袅升起的炊烟和星星点点的水清、泥印,犹如一首古诗,美得令人心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还有个九百多岁的周庄!那是个你应该去的地方!那是个令你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

( 1 )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方面介绍了周庄,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 2 )文中“四根透亮飘柔的带子”指的是________,从“透亮飘柔”“带子”可以看出河的特点是________。
( 3 )下列对短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上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而周庄排在二者的中间。
B: 周庄和苏州、杭州一样,都是那么美丽。
C: “九百多岁”突出了周庄历史悠久。
( 4 )这篇文章写得很美。请你摘抄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喜欢的句子: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

( 5 )请你为周庄写一句广告语。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你这淘 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视儿不见 ________

喜色 ________

疲惫不堪 ________


( 2 )“女孩愣住了。”为什么单独一句话在文中成段?

________


( 3 )文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