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岗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 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________先生,吩咐________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
( 2 )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考点:
语段阅读 三顾茅庐
答案:
( 1 )【第1空】惊动
【第2空】嘱咐
( 2 )【第1空】他们来到隆重,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第2空】山冈
【第3空】卧龙
( 3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不要惊醒、恭恭敬敬、快步走进。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一只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他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默默的忍受。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又来寻找更漂亮的贝壳。一个小孩无意中一脚踢飞了这只贝,一颗闪光的东西——珍珠滚了出来。
大人说:“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
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 1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________。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蚂蚁四重奏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广、数量多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曾仔细观察过这种神奇的小动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庭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我管这套哲学叫“蚂蚁四重奏”。
第一重:永不放弃。如果我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不是翻过或钻过障碍物,就是绕道而行。总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二重:未雨绸缪。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第三重:满怀期待。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即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洞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
第四重:竭尽所能。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
小小的蚂蚁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生动的哲学课啊。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
(选自《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2011年第12期)
( 1 )照样子,写词语。生生不息(AABC式):________、________
丰衣足食(含有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 2 )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请你仿写一句:________。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寓言故事一则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 1 )给下面词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毛驴________(lǘ lú) 山芋________(yǜ yù) 友谊________(yí yì)
分________(fēn fèn)量 耳朵________(duō duo) 垂________(chuí shuí)下头
( 2 )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慢慢――________ 友情――________
( 3 )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________①毛驴说的。
②牛大哥说的。
③老山羊说的。
( 4 )毛驴听了牛大哥和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什么? ( 5 )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 6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