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

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

“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

“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

小群困惑了起来。

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能看到的一种颜色。”

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

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

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半天没吭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下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漫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如同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 1 )小群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请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

( 2 )父亲买给小群的书包为什么是绿色的,而不是小群希望得到的红色的?

( 3 )如何理解“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这句话?

( 4 )在生活中有过这样关心帮助你的师长、朋友吗?回忆一下和他相处的情景吧!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穷人

答案:

( 1 )

善良、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人,有着坚定的生活信念和深切的亲子之爱的父亲。


( 2 )

A.父亲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下一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B.父亲也是盲人,他事先也不知道买的书包是绿色的,因为他的眼睛看不到。


( 3 )

我会有坚定的生活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 4 )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 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________

②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________

( 2 )填空。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书看作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精神。

( 3 )请将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写下来。
( 4 )读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理解。

①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鲁迅先生生活清贫,家里的藏书是他最宝贵的财产。

B.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书就是证明。

②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句话表明( )。

A.鲁迅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B.鲁迅先生读过的书深奥难懂。

( 5 )短文中5、6自然段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细节,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是怎样爱护书的。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砸 锅

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是因何而来?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在戏曲表演中,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两下锅”或“三下锅”。这里的“两”和“三”指的是两种、三种;“锅”自然指的是戏曲。“两下锅”“三下锅”指的就是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表演形式。采取这种演出方式,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而是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通过这种形式,曲艺艺人们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其他戏曲流派的表演长处,完善自身戏曲的不足。

不同于上述表演形式,戏曲界还有另外一种“两下锅”。它是将两种戏剧风格融为一场戏剧中,即同一出戏剧中,前半场用一种曲风演出,后半场用另一种曲风演出。像这样的“两下锅”比较有名的戏曲有:京派名家梅葆玖与豫剧名家马金凤合演的《穆桂英挂帅》;京剧艺术家杨春霞与昆派艺术家蔡正仁合演的《桃花扇》;京派李宏图和汉剧李仙花合演的《蝴蝶梦》等。这种演出形式并不常见。

随着曲艺被广大国人接受,戏曲行业的一些行话也在大众中流传开来。“砸锅"开始指戏剧演出不成功,戏曲演员被观众喝倒彩,后渐渐引申为做事情失败。如今,人们早已经淡化了它在戏曲中的内涵,而专指事情办砸。

(选自《图解国学知识
全新图解版》)

( 1 )在横线上填上不同的量词。

一________戏 一________戏 一________戏

( 2 )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 3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指________,现在专指________。
( 4 )对“两下锅”“三下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利用不同戏曲的表演长处在一出戏中演出。
B: 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
C: 两三种戏曲形式融为一场戏剧中。
( 5 )除了上文中的戏名,你还知道哪些著名京剧的名字?(写出两个以上)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于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1 )一个“骑”字( )
A: 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和凶暴的本质
B: 表明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 2 )“呵,我多伟大!”这一句( )
A: 表现了自信、自豪
B: 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
( 3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含义是( )
A: 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B: 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