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砸 锅

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是因何而来?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在戏曲表演中,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两下锅”或“三下锅”。这里的“两”和“三”指的是两种、三种;“锅”自然指的是戏曲。“两下锅”“三下锅”指的就是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表演形式。采取这种演出方式,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而是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通过这种形式,曲艺艺人们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其他戏曲流派的表演长处,完善自身戏曲的不足。

不同于上述表演形式,戏曲界还有另外一种“两下锅”。它是将两种戏剧风格融为一场戏剧中,即同一出戏剧中,前半场用一种曲风演出,后半场用另一种曲风演出。像这样的“两下锅”比较有名的戏曲有:京派名家梅葆玖与豫剧名家马金凤合演的《穆桂英挂帅》;京剧艺术家杨春霞与昆派艺术家蔡正仁合演的《桃花扇》;京派李宏图和汉剧李仙花合演的《蝴蝶梦》等。这种演出形式并不常见。

随着曲艺被广大国人接受,戏曲行业的一些行话也在大众中流传开来。“砸锅"开始指戏剧演出不成功,戏曲演员被观众喝倒彩,后渐渐引申为做事情失败。如今,人们早已经淡化了它在戏曲中的内涵,而专指事情办砸。

(选自《图解国学知识
全新图解版》)

( 1 )在横线上填上不同的量词。

一________戏 一________戏 一________戏

( 2 )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 3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指________,现在专指________。
( 4 )对“两下锅”“三下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利用不同戏曲的表演长处在一出戏中演出。
B: 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
C: 两三种戏曲形式融为一场戏剧中。
( 5 )除了上文中的戏名,你还知道哪些著名京剧的名字?(写出两个以上)

考点:

说明文

答案:

( 1 )【第1空】出
【第2空】台
【第3空】场
( 2 )【第1空】长处
【第2空】不足
( 3 )【第1空】戏剧演出不成功
【第2空】事情办砸
( 4 )B
( 5 )《锁麟囊》、《贵妃醉酒》、《四郎探母》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真爱这一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 1 )“好的故事”是指________。
( 2 )你对选文第一段是怎样理解的?
( 3 )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怎样理解?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绿叶的梦

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①高粱秆儿剥(bō防治bāo)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磨、盆碗;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葫芦瓢做船,荷叶当伞……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除了教(jiào jiāo)我们读书,老师还教我们搜集标本,采来各种绿叶汇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我们常常意外地发现鸟蛋,但也少不了刺伤手脚。毛栗子、酸枣棵的尖刺几(jǐ jī)乎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把树叶积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

老师让我们观察并介绍这些叶子。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____________除痰止渴____________垂柳叶子长如丝解酒毒____________治皮癣____________桑叶清热明目____________治手脚麻木____________薄荷叶医感冒头疼____________祖辈传(zhuàn chuán)下来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

( 1 )为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2 )“汇拢”的“拢”,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________。“拢”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梳,用梳子整理头发;②凑起,总合;③收束使不松散;④靠近,船只靠岸;⑤合上,聚拢。这里应该选第________种解释。
(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 4 )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
( 5 )文章写了哪些令人愉快的活动?
( 6 )作者为什么给文章起名叫“绿叶的梦”,而不叫“童年的趣事”呢?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真的吗?”妈妈问。

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 1 )下列形容“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愧疚 难为情 失望 无奈 渴望 担心
B: 愧疚 难为情 失望 无奈 渴望 高兴
C: 愧疚 难为情 失望 渴望 担心 疑惑
D: 愧疚 难为情 失望 无奈 渴望 伤心
( 2 )“我”为什么脸红了?( )
A: 因为“我”很着急。
B: 因为“我”局促不安。
C: 因为“我”对妈妈撒谎了, 我没见爸爸。
D: 因为天气很炎热,让我感到不舒适。
( 3 )“我”为什么不住地朝街上张望?( )
A: 等待爸爸赶快回来。
B: 怕爸爸回来,揭穿我的谎言。
C: 因为感到无聊至极,打发时间。
D: 看窗外的雨,渴望能穿着雨衣出去玩。
( 4 )下列能够概括这段文字的一项是( )
A: “我”对妈妈撒谎了。
B: “我”对妈妈说爸爸要吃炖肉。
C: “我”撒谎了心里很愧疚。
D: “我”盼着能穿上雨衣出去玩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