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心孩子的好干部——孔繁森

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听从党的号召,第二次到西藏工作,任拉萨市副市长。他跑遍了全市的8个县区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小学。

1991年,一次车祸把孔繁森摔成了严重的脑震荡,颅骨骨折,高烧昏迷。住院期间,他得知一所学校发生问题时,便不顾高烧未退,眼睛充血,骑着自行车赶到现场处理。

1992年,拉萨市附近的几个市发生地震。孔繁森立即赶赴灾区。在灾区的一个地震fèi xū上,三个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藏族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哭喊着扑到他的怀里。

孔繁森特地ān wèi着孩子们,说:“党是你们的亲人,一定让你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还要送你们上学。”他zhú fu当地干部,一定要安置好这三个孤儿。

孔繁森________紧张的忙着救灾,________心里一直牵挂着三个孩子。当他再次来到羊日岗时,决定亲自承担起抚养这三个孤儿的责任。为了抚养这三个孩子,孔繁森先后献血900毫升。

孔繁森一个人孤独在外,________要工作,________要带孩子,作为副市长的他,真够劳累的。晚上,工作一天的孔繁森,先要给孩子们做好饭菜,然后再教他们读书认字。夜里,他和孩子们挤在同一张床上。那时,孩子们还小,经常把尿撒在床上。他不怕麻烦,给孩子们洗床单。

一天深夜,曲印突然肚子疼得直叫。孔繁森忙给孩子吃药,可曲印还在疼。孔繁森背起孩子直奔医院,整整忙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疲惫不堪的回来。

生活条件变了,孩子们吃东西开始tiāo tī起来。孔繁森就带着孩子们走一走家乡的土路,看一看家乡的山水,再过几天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永远别忘了自己的家乡,将来长大了,好好建设自己的家乡。”

( 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fèi xū

ān wèi

zhú fu

tiāo t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孔繁森________紧张的忙着救灾,________心里一直牵挂着三个孩子。

②孔繁森一个人孤独在外,________要工作,________要带孩子,作为副市长的他,真够劳累的。

(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疲惫不堪:________。

②语重心长:________。

( 4 )孔繁森关心藏族儿童的事迹,短文中详写的是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
( 5 )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考点:

记叙文 用心灵去倾听

答案:

( 1 )【第1空】废墟
【第2空】安慰
【第3空】嘱咐
【第4空】挑剔
( 2 )【第1空】虽然
【第2空】但是
【第3空】既
【第4空】又
( 3 )【第1空】形容非常疲乏。
【第2空】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 4 )【第1空】他如何关心和照顾藏族儿童
【第2空】孔繁森的辛苦
( 5 )住院期间,他得知一所学校发生问题时,便不顾高烧未退,眼睛充血,骑着自行车赶到现场处理。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①小时候,我继承了家族沉默寡言的传统,一开口讲话也是地道的石家庄方言。直到上学的前一天,我妈对我说:“从今天起,你在学校就改说普通话吧。”从那时起,我真的改掉了乡音,并且爱上了朗诵。

②老师很喜欢我。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区里要举行朗诵比赛,学校为了迎战,预备在校内进行初选,我将代表我的班级去参加这次选拔赛。当时,我激动得小脸通红,对老师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③备战的日子格外紧张,每天妈妈干活的时候,我就跟在她的身后,把那篇朗诵稿反反复复地背给她听。她的“工作”是在每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给我提一下醒。比如我妈说“无”,我马上就能接下去:“无产阶级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可以说,紧张使我脑子的弦绷得紧紧的,一篇由七个段落组成的稿子被我一刻不歇地练习了一个礼拜。

④比赛当天,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坐在前排的是校领导和各个年级的老师们。优越的声音条件为我营造了良好的开局,现场气氛一度非常热烈,可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背完第一段的时候,我勉强记起了第二段,顺势再背下去的时候,我的脑子乱了起来,我停顿在那个一米高的砖头讲台上了。全校师生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而我,愣愣地望着天空。突然,在一片空白的惧怕里,我再也忍耐不住了,鼠窜下台……

⑤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块伤疤。这时,我的老师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用很高的声音对我说:“文涛啊,虽然你没有背完。可就你背出的两个自然段来看,声情并茂,很好!假如能背完的话,到了区里,一定能拿名次!”他拍了拍我幼小的肩膀,我的腰杆一下子就挺了起来。

⑥这次的教训,让我想了很多。也许人就是这样,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就容易拿出更大的勇气来面对其他事情。我很快就接受了第二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代表学校,去区里参加比赛。终于,在全区比赛的讲台上,我用稚嫩的童声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功。

⑦后来,我到凤凰台工作。有一天,老板对我说:“我们要开始一个全新的谈话节目,但是我们没有太多的资金去邀请很多的嘉宾、名人。”那时候,习惯了经典谈话类节目的我,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前提下,节目可以做出怎样的效果。

⑧在这个大难题面前,我犯愁了,整日整夜,想了很多。当时的播音员说话字句清楚,抑扬顿挫,倜傥光滑。可是,我对这样的说话方式却不以为然。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播音员或者主持人说话,为什么不可以保持最原始的自然放松的状态呢?这时的感觉,像漆黑的夜色里放进一道月光:放宽审美观吧。我们和朋友之间不也总就不同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吗?我的心“嘣”的一声,一条紧捆着的绳子解开了,阳光洒了进来。

⑨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锵锵三人行》的长途跋涉,在解开一条条绳子之后,我又演绎了《文涛拍案》等多种主持风格。

⑩现在,我回首走过的路,有一点体会让我受益匪浅:人的一生,是被一条又一条的绳子捆住的,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你,让你无法施展。之所以你会觉得别人比你强,是因为他比你先解开了一条绳子,先抛开了一道束缚。从人生的第一课到最后一课,都是学着解开身上的绳子的过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推开生命中一扇又一扇的窗。

( 1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 2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下列下划线词语在原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块伤疤

②这时,我的老师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

( 3 )联系上下文,请谈谈你对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 4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①第一件:________

②第二件:________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真的吗?”妈妈问。

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 1 )下列形容“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愧疚 难为情 失望 无奈 渴望 担心
B: 愧疚 难为情 失望 无奈 渴望 高兴
C: 愧疚 难为情 失望 渴望 担心 疑惑
D: 愧疚 难为情 失望 无奈 渴望 伤心
( 2 )“我”为什么脸红了?( )
A: 因为“我”很着急。
B: 因为“我”局促不安。
C: 因为“我”对妈妈撒谎了, 我没见爸爸。
D: 因为天气很炎热,让我感到不舒适。
( 3 )“我”为什么不住地朝街上张望?( )
A: 等待爸爸赶快回来。
B: 怕爸爸回来,揭穿我的谎言。
C: 因为感到无聊至极,打发时间。
D: 看窗外的雨,渴望能穿着雨衣出去玩。
( 4 )下列能够概括这段文字的一项是( )
A: “我”对妈妈撒谎了。
B: “我”对妈妈说爸爸要吃炖肉。
C: “我”撒谎了心里很愧疚。
D: “我”盼着能穿上雨衣出去玩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三黑就是这祥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把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

筒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 1 )诗中三黑是怎么侍弄土地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 2 )仿写句子。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这么________,简直是________,________。

( 3 )从诗中可以看出三黑对土地有什么样的感情?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