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她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了一封由华沙邮局派专人送来的挂号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一位在全世界都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直到送信的人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欧斑老师读完了信,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告诉老师,她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诚恳地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往返路费。

久别的师生终于见面了。这一天,居里夫人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她少年时代的老师,她亲自下厨房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她使欧班老师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了。作为赞助人的居里夫人愉快的接受了祖国的邀请,到华沙去参加开幕典礼。5月29日这天,华沙的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居里夫人周围。他们中间有共和国总统、部长们,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亲人们也在场。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里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握住了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这位头发斑白的老年妇女就是欧班老师,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见到这种情景,人们都激动地向她们鼓掌。幸福的泪水挂满了老人的双颊,她的学生成为世界名人后,对她还是那么热爱,那么尊敬!‖

( 1 )联系课文,解释下面的词。

著名:________

默默无闻:________

( 2 )按分好的段落,写出段意。
( 3 )文章中哪句话写出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
( 4 )选择正确的答案。

课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邀请欧班老师到家里作客和把老师推上主席台两件事,这件事说明了:( )

①居里夫人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②居里夫人成为世界名人后,仍然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少年时代的老师。

③居里夫人不爱摆名人架子,待人礼貌。

( 5 )居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和受别人尊重时,为什么首先想到欧班老师。

考点:

词义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有名
【第2空】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 2 )第一段:概括介绍居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重时,首先想到自己少年时代的欧班老师。第二段:写居里夫人取得成就后,给欧班老师写信,邀请老师到法国自己家里做客,并热情款待老师,和老师亲切谈心。第三段:写居里夫人到华沙参加镭研究所开幕典礼时,亲自把欧班老师推上主席台,赢得在场的著名人物向她们热烈鼓掌、致敬。
( 3 )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和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
( 4 )②
( 5 )因为欧班老师是教法语的,为居里夫人从小就打下良好的法语基础,为她后来长期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可能。居里夫人的成功和欧班老师的劳动是分不开的。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忽然天色暗下来,要下雨了。我赶紧关好窗户,屋里显得特别闷热。

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拉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成一条条小溪。

一会儿,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 1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 2 )我会写比喻句。
( 3 )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4 )第三自然段是作者的________。
( 5 )文中的一个拟声词是:________。
( 6 )“闷热”的“闷”音节是_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组成词语:________。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睛一亮,看到了饭桌边上的一桶汤。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随后,他舀起一勺汤。

没有人招呼,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了战士们的碗里。将军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酸,本来想说些什么,脑子乱了,只张了张嘴……

(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 2 )战士们躲远的原因是什么?
( 3 )战士们和将军的举动能让我们分别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心情?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综合训练。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椿 树

我的老家坐落在一个小山村里,三面环山,门前有一口池塘。山上树木苍翠,林间飞鸟和鸣;池塘里碧波荡漾,有莲,有鹅,有鱼虾.可以听“曲项向天歌”,可以看“鱼戏莲叶间”;池塘边并排种有三棵椿树,枝繁叶茂.粗壮挺拔。

①这三棵椿树是父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种的。②父亲喜欢种树.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树,有两棵银杏、五棵桃树、四棵桂花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种.池塘四周种有垂柳。③其中这三棵椿树长得最高大,像三把冲天撑开的大伞。④每年立春刚过,那些枝丫上就悄悄地冒出新苗,长出新叶,慢慢地浓荫如盖了。⑤树比人好。⑥树虽然到了秋冬就枝枯叶落,可春夏一到,它又能泛青长芽,返老还童。⑦如今父亲种的树依然活着,可他自己却永远离开了我。

椿树苗可以做菜。香椿叶厚芽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树上蔬菜”。母亲在世时,喜欢炒椿树苗给我吃。母亲不能爬树,摘椿树苗自然是我的乐事。我机灵得很·像个瘦猴子,爬到树上,一会儿工夫就摘下一竹篮。母亲站在树下张望,一边夸我,一边叫我小心。

那时常常是这样的情景:我在那里狼吞虎咽,母亲在旁边看着我笑。好吃的东西母亲从不先动筷子,至多是等我吃饱了她才尝点儿剩余的。现在母亲也走了,我也很少再吃椿树苗了,可每逢春夏回家,我还总是忍不住要做一碗新鲜的椿树苗尝尝,虽然没有母亲烧的好吃,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椿树是很有寓意的,古代以萱代指母亲.以椿代指父亲,所谓“椿萱并茂”,指的就是父母双全,是人生的大幸事。

椿树也有许多应用价值:椿树质地坚韧,防虫防腐,是制作家具的首选材料;椿树通直高挺,美丽壮观,移栽到城市里,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据说椿树还有一些药用疗效,药名为樗树子、樗荚、臭椿子、凤眼子。

最近几年,许多人老想打我家这些树的主意,五次三番地找到我.说要出高价买我家的椿树、银杏树、桂花树,可不管他们出多少钱,我也不心动,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卖。

树在,父母就在。

( 1 )本文共78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____分钟。
( 2 )借助关键词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________句,通过关键句可以猜到这一段要讲的内容是________,由此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 3 )短文以“椿树,,为线索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用恰当的短语填空。

三棵椿树的来历→________→________→椿树的应用价值→________

( 4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老家清爽宜人的环境,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达了“我,,对老家的喜爱之情
B: 表达了“我”对老家的怀念之情
C: 只是为了引出下言语,并无他用
D: 为了更好地引出写作对象——椿树
( 5 )文中画线句中母亲的两个行为尤其感人,请你圈出来,并在批注栏中写出自己的感觉。

( 6 )全文以“椿树’’为线索,当我读到“树在,父母就在”时,我终于知道: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