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

考点:

记叙文 金色的鱼钩

答案:


( 1 )

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名小战士过草地而壮烈牺牲的故事,赞扬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 2 )

热情开朗,关心同志,舍己为人。


( 3 )

“我”是在没有干粮的恶劣的环境下遇到老同志的。


( 4 )

战友的话鼓起了我前进的勇气,让我看到光明的前途。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实践

(一)那个乞丐

①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那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

②这是一个老太婆。她的头发还没有全白,但蓬乱如秋后的杂草。面色黧黑,满是皱纹。右手持一根短棍。因为她也是双目失明,棍子是用来探路的。不知为什么,她能找到施主的家门。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我家的二门外面。她从不在大街上叫喊,而是在门口高喊:“爷爷!奶奶!可怜可怜我吧!”也许是因为,她到我们家来,从不会空手离开的,她对我们家产生了感情;所以,隔上一段时间,她总会来一次的。我们成了熟人。

③据她自己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子上的一个破坟洞里。里面是否还有棺材,她没有说。反正她瞎着一双眼,即使有棺材,她也看不見。即使真有鬼,对她这个瞎子也是毫无办法的。

④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种扁豆。她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扁豆种子,就栽在坟洞外面的空地上,不时浇点水。到了夏天,扁豆是不会关心主人是否是瞎子的,一到时候,它就开花结果。这个老乞丐把扁豆摘下来,装到一个破竹筐子里,拄上了拐棍,摸模索索来到我家二门外面,照例地喊上几声。我连忙赶出来,看到扁豆,碧绿如翡翠,新鲜似带露,我一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当时还不到十岁,虽有感情,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复杂、曲折。我不会想象,这个老婆子怎样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刨土、下种、浇水、采摘。这真是一首绝妙好诗的题目。可是限于年龄,对这一些我都木然懵然。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扁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然而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从她手中接过来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这一点我当时朦朦胧胧似乎感觉到了。这扁豆的滋味也随之大变。在我一生中,在那以前我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扁豆,在那以后也从未有过。我于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一个老年的乞丐。

⑤然而好景不长,这样也没有过上几年。有一年夏天,正是扁豆开花结果的时候,我天天盼望在二门外面看到那个头发蓬乱鹑衣百结的老乞丐。从早晨到晌午,从晌午到黄昏。然而却是天天失望,我又感到凄凉,感到孤寂,又是好几天心神不宁。从此这一个老太婆,在我眼前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

( 1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图表,还原老乞丐的形象。

( 2 )文章第④自然段两次提到“不寻常”,分别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

我的理解

(我)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

从她手中接过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 3 )阅读文章第④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摘录老乞丐的动作,体会她的心理活动。

( 4 )阅读第⑤自然段划线句子,联系短文内容,从这样的表达,你体会到了什么?( )
A: “我“焦急不安地盼望着老乞丐出现,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
B: “我”盼望老乞丐早点给我们送扁豆,所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C: “我”每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很寂寞,所以觉得时间特别难熬。
D: “我”每年种扁豆,日子过得很充实,所以觉得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 5 )结合全文,想一想第①自然段中“那个老乞丐的影像总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对视

有一天,萌萌望着我,突然说:“妈妈,你的眼睛里有我。”

接着,他又问:“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于是,我望着他说:“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

“知道。”我说,“你聪明,顽皮,又听话,又不听话,有时又做鬼脸儿……”

“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我。

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但我却由此想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 1 )短文中不少句子里用了“眼中”“眼里”“眼睛里”。这些词语有两种意思:A.就是视觉的眼睛里;B.有“心目中”的意思。请你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妈妈,你的眼睛里有我。________

②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________

③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________

④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________

⑤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________

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________

( 2 )短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母子对话;第二部分写由对话引起的联想,点明中心;第三部分表达作者真诚的希望。请根据提示,用“//”在原文中划分出来。
( 3 )作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句中的“这一点”是指________。
( 4 )读了这篇含义深刻的小散文,我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 幔)______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 近)_______曹军的水(zài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操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功)______,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nú nǔ)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bī bí)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 1 )请你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zài zhài) 弓________(nú nǔ) ________(bī bí)近

( 2 )请你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漫 幔)________天 靠(进 近)________ 来(攻 功)________

( 3 )诸葛亮请鲁肃同去借箭,在船上为什么不和鲁肃下棋,而要喝酒呢?既然诸葛亮神机妙算,每一步安排都有自己的用意,那他这样做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 4 )借箭的经过,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很有预见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

①他识天文,知道此时必有大雾,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

②他懂地理,借助风向预计回来时一定顺风顺水。

③他了解鲁肃和曹操的性格,知人善用。

④他有一定要让周瑜叹服的志气和决心。

⑤他考虑周全,布置妥当。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