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实践

(一)那个乞丐

①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那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

②这是一个老太婆。她的头发还没有全白,但蓬乱如秋后的杂草。面色黧黑,满是皱纹。右手持一根短棍。因为她也是双目失明,棍子是用来探路的。不知为什么,她能找到施主的家门。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我家的二门外面。她从不在大街上叫喊,而是在门口高喊:“爷爷!奶奶!可怜可怜我吧!”也许是因为,她到我们家来,从不会空手离开的,她对我们家产生了感情;所以,隔上一段时间,她总会来一次的。我们成了熟人。

③据她自己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子上的一个破坟洞里。里面是否还有棺材,她没有说。反正她瞎着一双眼,即使有棺材,她也看不見。即使真有鬼,对她这个瞎子也是毫无办法的。

④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种扁豆。她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扁豆种子,就栽在坟洞外面的空地上,不时浇点水。到了夏天,扁豆是不会关心主人是否是瞎子的,一到时候,它就开花结果。这个老乞丐把扁豆摘下来,装到一个破竹筐子里,拄上了拐棍,摸模索索来到我家二门外面,照例地喊上几声。我连忙赶出来,看到扁豆,碧绿如翡翠,新鲜似带露,我一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当时还不到十岁,虽有感情,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复杂、曲折。我不会想象,这个老婆子怎样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刨土、下种、浇水、采摘。这真是一首绝妙好诗的题目。可是限于年龄,对这一些我都木然懵然。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扁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然而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从她手中接过来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这一点我当时朦朦胧胧似乎感觉到了。这扁豆的滋味也随之大变。在我一生中,在那以前我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扁豆,在那以后也从未有过。我于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一个老年的乞丐。

⑤然而好景不长,这样也没有过上几年。有一年夏天,正是扁豆开花结果的时候,我天天盼望在二门外面看到那个头发蓬乱鹑衣百结的老乞丐。从早晨到晌午,从晌午到黄昏。然而却是天天失望,我又感到凄凉,感到孤寂,又是好几天心神不宁。从此这一个老太婆,在我眼前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

( 1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图表,还原老乞丐的形象。

( 2 )文章第④自然段两次提到“不寻常”,分别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

我的理解

(我)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

从她手中接过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 3 )阅读文章第④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摘录老乞丐的动作,体会她的心理活动。

( 4 )阅读第⑤自然段划线句子,联系短文内容,从这样的表达,你体会到了什么?( )
A: “我“焦急不安地盼望着老乞丐出现,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
B: “我”盼望老乞丐早点给我们送扁豆,所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C: “我”每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很寂寞,所以觉得时间特别难熬。
D: “我”每年种扁豆,日子过得很充实,所以觉得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 5 )结合全文,想一想第①自然段中“那个老乞丐的影像总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
( 2 )

句子

我的理解

(我)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

她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种出了扁豆。

从她手中接过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老乞丐种了扁豆想着送给我们,这扁豆包含着老乞丐对我们的情谊。


( 3 )
( 4 )A
( 5 )老乞丐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种出了扁豆,更想着给“我”家,虽然她很贫穷,但她的内心是温暖的,所以“我”一直很想念她。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尖刀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 1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洒脱”这个词语可以换成什么词?

( 2 )“疾”的意思有:A.疾病;B.痛苦;C.痛恨;D.急速,猛烈。“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________;“疾风吹劲草”中“疾”的意思是________。

( 3 )文中加粗的句子把________ 比作彩虹。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浸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着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开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大海交辉相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而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显露________ 神奇________

罕见________ 一望无际________​

( 2 )找出最能突出郁金香美艳惊人的句子。

( 3 )仔细读文章,填空。

郁金香原产于________,本来长得________ ,后来经过荷兰人多年的种植培养得________、________ ,十分迷人。郁金香的叶子________,花茎________,花朵________。它的花色繁多,有各种动听的名目,例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文章第7段在全文中起了________ 的作用。

( 4 )文中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说明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的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香菱学诗(节选)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 1 )选文中的颦儿是________;香菱的诗写的是________。
( 2 )看了香菱写的诗,宝钗直接说“________”,黛玉的评价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不同。
( 3 )用横线在选文中画出直接描写香菱学诗“疯了”的情景:________,这表现了她学诗________。
( 4 )宝钗说香菱学诗“弄成个呆子了”“定要疯了”,你想对香菱说什么?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