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__父亲大喊__阿曼达__我的儿子__
( 1 )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是儿子的声音________ 父亲大喊________ 阿曼达________ 我的儿子________
文中有两个划线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________,第二个取意思________。
( 3 )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你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考点:
字义 标点符号 课文内容理解 地震中的父与子
答案:
( 1 )【第1空】!
【第2空】:“
【第3空】!
【第4空】!”
( 2 )【第1空】②
【第2空】④
( 3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父亲的心中只有儿子,他一直在坚持地挖着,他要亲手救出自己的儿子。
( 4 )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
“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勤俭节约的奶奶
我的奶奶满脸皱纹,但身体很硬朗。有一头黑中带白的头发,小小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张能说会道的嘴。
奶奶很节约用水。有一次,我洗碗时用的水很多,整整一大盆,而且到最后几乎都是清澈的。我想都没想就全部倒掉了,在倒的时候,我觉的有什么东西挡住了我的盆,我疑惑的往身后看了看,只见奶奶阴沉着脸,正看着我。“奶奶,您干吗呀!突然冒出来吓死我了!”我说。“雨晴,过来。”说完,奶奶就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一把椅子上。接着,奶奶语重心长的说:“孩子,你不知道,现在很多地方都缺水,甚至连一口水都喝不上。而你刚才浪费的水都能救活一个快渴死的人了。”我无言以对,乖乖的低下了头。
奶奶也很节约钱。记得我学竖笛的时候,不小心把它外面的袋子弄丢了。不巧,老师说一定要有个袋子,不然太不卫生了。我回家给妈妈诉说了这件事,妈妈说:“反正也没多少钱,给你钱再买一个吧。”这时,奶奶听见了妈妈说的话,说:“有了钱也要节约点,不然再有钱,很快也就变成穷光蛋了。袋子,我给你缝一个就是。”果然,当天奶奶就给我缝好了一个精致的小袋子。
奶奶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清澈——________ 节约——________
( 2 )辨字组词。清________ 郎________ 迪________
请________ 朗________ 笛________
( 3 )文中写了奶奶节俭的几件事?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特殊的面试
经过一轮轮筛选后,我们五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应聘者终于从数百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佼佼者。我们五个人,彼此各有所长,势均力敌。谁都可能被聘用,谁都可能被淘汰。正因为这样,最后一轮的角逐更具悬念,更显得激烈和残酷。
早上9点钟到达面试现场。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前半个小时赶到了。忽然,一个青年男子急急忙忙地赶来了。我们纳闷地看着他,因为在前几轮面试中都不曾见过他。他似乎有些尴尬,然后主动自我介绍说,他也是前来参加面试的,由于太粗心,忘记带钢笔了,问我们是否带着,想借来填写一份表格。我们面面相觑。本来竞争就够激烈的了,还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竞争岂不更加激烈?要是不借笔给他,那不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从而加大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我们几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终于没有人出声,尽管我们身上都带着钢笔。
稍后,他突然瞥见了我口袋里夹着的钢笔,脸上掠过一丝惊喜:“先生,可以借给我用用吗?”我一下子手足无措,结结巴巴地说:“哦……我的笔……坏了。”
这时,我们五人中那个沉默寡言的“眼镜”走了过来,递过一支钢笔给他,礼貌地说:“对不起,刚才没墨水了,我掺了点自来水,勉强可以写,不过字迹会淡些。”
他接过笔,十分感激地握着“眼镜”的手,弄得“眼镜”感到莫名其妙。我们四个则轮番用白眼瞟了瞟“眼镜”——埋怨他给我们增加了竞争对手。
规定的面试时间过去了20分钟,面试室却丝毫不见动静。我们按捺不住,去找有关负责人询问。谁料里面走出来的却是刚才借钢笔的青年人,他拍着“眼镜”的肩膀微笑着说:“结果已见分晓,这位先生被聘用了。”他看了看我们4个人,说:“作为一家处在发展中的公司,我们不愿意失去任何一个人才。但是很遗憾,是你们自己不给自己机会啊!”
啊,怎么会是这样?
( 1 )解释词语。①势均力敌——________
②莫名其妙——________
( 2 )根据短文意思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①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共有5个人。
②向我们借钢笔的青年人是临时增加的面试者。
③5个面试者谁都没借给青年人钢笔。
④最终被聘用的是借给青年人钢笔的戴眼镜的应聘者。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