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母亲教我学会忍让
世人的性格多有差异,母亲属于最能忍让的那种。在母亲的为人处世中,她考虑更多的是别人的感受,别人的利益,而非自己。
记得小时候,我们要是在外面受了委屈,跑回来哭诉时,母亲总会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想想你自己,或者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思考这件事,你觉得自己有没有错?”说实在的,这话听起来不中听,但事过一想又不得不承认母亲的话很有道理。
只要是周末,我们家里总是坐满了人,乡亲们都愿意到这里来坐坐。每次客人走后,母亲总要仔细地打扫一遍,从不埋怨,她永远是笑脸相迎,笑脸相送,仿佛这一切都是她应尽的义务。
母亲不仅对乡亲们这样,对我们带来的朋友也这样。一段时间,我和哥哥都把自己的朋友带回来,家里简直变成了个娱乐中心,唱歌的、跳舞的、打牌的,干什么的都有。
母亲笑呵呵地在厨房里忙碌着,有几个朋友去帮忙,母亲就跟他们聊人生、聊快乐,说得几个朋友都肃然起敬,那模样就像是学生在仔细聆听老师讲课。
母亲从不议论别人的是非,她思索更多的是自己不对的地方。她自己这样做,也要求我们这样做。有一次母亲听到我们非议单位的领导,便说:“孩予啊,做人可不能这样啊!”我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一味地忍让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好欺负,老实人吃亏。”她说:“人嘛,活一辈子不就是图个快乐嘛,只要心里踏实了,吃点亏也没什么的。”话从母亲的嘴里说出来,我们连反驳的能力都没有了。
母亲的这些话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现在,我常常会思索她的话,也试图努力向母亲看齐,但是我知道,要达到母亲那个高度会有多难。
( 1 )读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考点:
记叙文 月光启蒙
答案:
( 1 )母亲为人宽容大度,处处为别人着想。
( 2 )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做人,“我”从母亲身上明白了宽容大度、以诚待人、正直善良是一种美德,母亲给予我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 3 )赞美母亲
母亲是一艘大船,
载着我们驶向大海,
去寻求生命的奥妙,
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__________
①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里。
②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③但是我(躺 淌)着泪的脸,使妈妈感到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
④“妈妈,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⑤“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⑥“学校里要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这一次不选我……当主角(jiǎo jué),却只要我在后台……工作!那小龙反做了••••••做了主角了!”我呜呜咽咽地,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⑦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带 戴)着的手表。“云,你看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边擦干我的眼泪,一面温和地问。
⑧“那是一块玻璃,两个指针。”我回答说。
⑨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里面有些什么呢?”
⑩“小齿轮和螺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⑪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別人就会说‘这表是虚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许多你看不到的部分。”
⑫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没有人喝(hè hē)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⑬我忽然明白了,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快乐。
( 1 )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正确的字: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
( 3 )文中的“我”情绪的变化是( )起因:________
经过:________
结果:________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梅花
邻居陈老师家来了两位从外国回来的亲人——陈老师的儿子和孙女梅花。
梅花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我到厨房洗碗,她就帮我递碗筷;我到院子浇花,她总帮我提水;看电视节目时,她总挨在我座旁……//就这样,邻居都说我和她是“双胞胎”了。
和梅花在一起是很愉快的,她告诉我很多美国的事情。我奇怪,梅花出生在美国,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有一天我向她问了这个问题,梅花兴奋地回答:“我是中国人,①我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我又问:“你不是从小生活在美国吗?你怎么是中国人呢?”梅花不高兴了,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说:“我爷爷、爸爸都是中国人,我怎么不是中国人了呢?”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生气了。第二天,听陈老师说,梅花哭了,边哭还边嘀咕着要留在中国做中国人。
一天下午,我正要写作文,忽然听到梅花的哭诉:“②我不去,就是不去!我要留在中国……”我明白了她哭闹的原因,但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平时对我说过要留在中国读书,我多么希望她能留下啊!
这时,我立刻激动地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作文题目《梅花》。文章是这样开头的:亲爱的祖国,您的儿孙是多么热爱您!
( 1 )按要求填空。①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
②第2自然段中第一层与第二层是________关系。
( 2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①表示声音的延续 ②表示解释说明 ③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
( 3 )从文中画线句①可体会到梅花________;从画线句②可体会到梅花________。这些语言描写都表现了梅花________之情。①我多么希望她能留下啊!②我希望她能留下。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木匠张三
张三是个小木匠儿,他的本名叫什么我不知道,人们都这样叫他,我也跟着叫。初次见面,我对他就颇有好感——午休时分,别人都横七竖八地躺着休息,只有这小伙子实在,干活不惜力。去的次数多了我才发现,重要的技术活儿总是少不了他,装推拉门时一个四十来岁的师傅摆弄了半天装不上,张三一上手,不到半个小时就完事了。在这支装修队里,他拿的是小工的钱,干的却是技工加小工的活儿。
原来,年仅19岁的张三,已经有了四年的“工龄”。15岁时,父亲让他学裁缝。家里老少七口,只靠二亩薄田根本不行。可是张三觉得,一个小伙子学裁缝。浑身的力气使不出,便自己作主干起了木匠。他心灵手巧,又肯卖力,技艺日见长进,每月下来,也有千儿八百元的收入寄回家里。
半年以后,一天晚上,我正在新居里伏案赶写一篇文章,忽然门铃响了,打开房门,一眼让出是张三。“啊,是你,请进。”张三依然那么强健,那么充满青春的活力,只不过衣着比在我家时“新潮”了许我:上身穿一件白色T恤衫,下身穿一条深蓝色牛仔裤。一晃,近二百个日日夜夜如水逝去,这中间张三遭受的坎坷与艰辛,以及获得的成功与喜悦,一切尽在不言中,全部融在了他递给我的名片上。那名片的头衔是:华普家居装饰公司施工队长。“张三,不错呀,进步了!”
张三略带羞涩地望我一眼,自语道:“进步了吗?”随即又自我否定说:“这不算进步,还是在为人打工。”我愕然了:“怎么?你也想当老板?”他反问我:“您不是说过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我还只有当老板的打算,没有当老板的实力,不过,再过几年,资金和经验积累得差不多了,我倒真想回家乡拉起一支装修队,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呢!”
——好个张三,我真为你高兴!
( 1 )理解和体会加横线字词的意思。衣着比在我家时“新潮”了许多。
张三略带羞涩地望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