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游古漪园

和煦的暖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

一进古漪园大门,迎面就出现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作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期古漪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石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重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啊!

走过九曲石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个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拳头。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艘古色古香的石舫,秀美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暴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又回到了照壁前。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 1 )根据词义找出文中的词语。

①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________

②形容字写得老练而雄健有力。________

③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________

( 2 )写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照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 4 )说说“缺角亭”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 5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考点:

记叙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

答案:

( 1 )【第1空】古色古香
【第2空】苍劲有力
【第3空】栩栩如生
( 2 )【第1空】九曲石桥
【第2空】缺角亭
【第3空】浮筠阁
( 3 )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 4 )这个亭子是四方的,共有四个檐角,其中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拳头,因此,人们叫它“缺角亭”。
( 5 )表达了赞美、喜爱古漪园的情感。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山观日出

黄山之胜,自然在于它那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然而最使我迷恋的却是黄山北海的日出。

我到北海,正值农历六月十五。那天我起了个绝早,东方天空只出现鱼肚白,滚圆的月亮还镶嵌在暗蓝色的天穹,四周的一切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早行的人登台阶时发出的嗒嗒声,有时也传来一两声低语和笑声。山间的冷风飕飕,吹在身上很有些寒意。饱餐了露水的松枝,翠色欲滴,散发着阵阵幽香。空气清新极了,我舒展双臂,深深地吸了一口,啊,是甜的。抬头仰望清凉台,那上面已聚集了不少观日出的人,远远望去,模模糊糊,恰似一尊尊雕像。此时天边已出现瑰丽的云彩,为不耽误观日出,我舍弃了眼前美妙的晨景,迎着习习山风,快步朝清凉台登去。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云彩不时变幻着颜色,只见紧贴山顶一条橙红色的光带,逐渐向两旁伸展,越来越长,环抱了群山。沉睡的“卧龙”披着薄薄的轻纱,浴着朝霞,慢慢地苏醒过来。彩霞由桔红、淡黄、莲青层层散开,一直扩展到西方天边。几朵墨色云彩,犹如露出在红海上的山峰,千姿百态,气象壮观。这时,启明星渐渐消失在天边。正东方徐徐涌出一片透明的金色霞光,紧接着,山尖上透出了些许发亮的“镜片”。接着,太阳就像美丽羞怯的少女,姗姗露出了脸庞。人们忘情地呼喊:“太阳!太阳!”山风呼呼,似乎也在欢呼这伟大的生命之源——太阳的升起。

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它恬静、从容而又色彩斑斓。我惊叹:为人类驱散黑暗、送来光明的太阳,她的出现竟是如此地谦逊,毫不“盛气凌人”!

太阳已经高高地悬在东方的上空,变得炽热起来。我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放眼纵观那“猴子观海”、“骆驼石”等黄山奇景,只见它们全都染上了一层金辉,倍添丰姿,吸引着无数的游人。

( 1 )作者告诉我们,太阳从群山中升起时很从容,请你摘录文中的词语加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黄山四大景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主要描写了黄山日出的________。
( 3 )将下列词语恰当地连起来。

( 4 )日出的过程是通过光彩的变化展现出来的,由光带到彩霞、到日出,色彩绚丽,变化多姿,气象壮观。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日出颜色变化的词语吗?试一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 并仿照例句写一句话。________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蝙蝠

我们常常会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种在天空中飞翔的类似鸟的动物。它们一边飞,一边还发出吱吱的叫声。这就是蝙蝠。

蝙蝠外形丑陋(lòu),颜色褐黑,头部很像老鼠。身上有四肢,却不怎么会走路。更奇特的是,它不像鸟类那样产卵孵化成幼鸟,而是胎生。生下来的幼 蝙蝠吃母乳长大。因此它是世界上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其貌不扬,但心地善良,是人类的好朋友。

蝙蝠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的能力叫人惊叹。一只蝙蝠在一昼夜能吃3000多只害虫。由此看来,蝙蝠是对人类极有益处的动物。

蝙蝠视力很差,但是在将要碰到物体时就会改变飞行的方向,绝不与任何物体相撞。这是因为它能用超声波定位。蝙蝠的这种奇特现象使它身价百倍,成为现代仿生学研究的对象。

( 1 )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sì shì 哺________rǔ lǔ

________食pǔ bǔ ________处yì yí

(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___ 众多—________

( 3 )第3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________段,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 4 )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蝙蝠有________的能力。

( 5 )短文第2自然段中说蝙蝠“奇特”指的是什么?第5自然段说蝙蝠“奇特”指的又是什么?请写出来。

( 6 )为什么说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路面上的新科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彩色路面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保证雨水及时吸纳进路面,中间层是分流设施,负责将吸纳进来的雨水分流到回收系统,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含有一种强化纤维材料,使路面吸水功能提高10%——20%,有的甚至高达25%,所以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这种吸纳回收雨水的透水路面,对于水资源不够丰富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 1 )第二自然段中写了“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这种不同之处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
( 2 )透水路面各层的功能可分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第四自然段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
A: 透水路面吸水能力强
B: 强化纤维材料好
C: 汽车行驶不易打滑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