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飞天之梦

浩瀚太空又迎来了一位地球的访客。这一次,客人的名字叫中国“神7”。

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 04秒,“神舟”7号带着我国的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当“神舟”7号雄姿昂扬,刺破云层,直冲无尽的墨色苍穹时,飞天,这一凝结着中华民族千载的梦想,终于梦圆今天。古老而浪漫的神话故事“嫦娥飞天”,不知在多少中国人的心中播下过漫游太空的美丽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随着“神1”到“神7”的顺利升空,中国人这一世世代代的梦想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

( 1 )填空。

嫦娥飞天是一个古老而浪漫的________,也是中国人________的美丽梦想。

( 2 )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太空 ________的苍穹 ________的梦想 ________的速度

( 3 )你知道“神舟”7号的三位宇航员的名字吗?
( 4 )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科学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考点:

语段阅读 梦圆飞天

答案:

( 1 )【第1空】神话故事
【第2空】漫游太空
( 2 )【第1空】浩瀚
【第2空】无尽
【第3空】美好
【第4空】惊人
( 3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 4 )略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
( 2 )读第三自然段,归纳白杨树的特点。
( 3 )爸爸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愿?
( 4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的原因是什么?
( 5 )选文表面写白杨,实际是写爸爸,这种写法叫________。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侦察员(节选)

峻青

下午,信子和一帮小孩子蹦蹦跳跳地上了后大庙,一进门就看见一些乱哄哄的鬼子,院子里放着很多的枪。他忽然想起,在儿童团里听说儿童团员当侦察,配合八路军打鬼子的故事。于是,他笑着,跳着,却暗暗地数着枪的数目。当他数到五十几支的时候,过来了一个汉奸,拍着他的肩:“小孩子,你几岁啦!”

“七岁。”这一答话,却忘了枪数;他走开,重新另数,最后他终于数完了,牢牢地记在心里,121,还有4个有腿的。

“小孩,来!”一个穿黑色便衣的汉奸,拿了一盘猪肉在招呼着。“告诉我你村哪里有洞,我给你们肉吃!”

“俺不知道!”孩子们嘈杂着。

“你该知道,哪里有洞?”汉奸抚摸着信子的头。

“我知道很多的洞!”信子回答得很干脆。

“在哪里?你领我去看看吧。”汉奸高兴了。

“好,不远,村南海滩上可多着呢。你要拿着铁桶,挖出来,把它扔在铁桶里,它就爬不出来啦。”

“什么爬不出来?”汉奸有些迷惘。

“螃蟹!”

“奶奶的!谁问你螃蟹,我是问你村里藏东西的洞。”汉奸发火了。

“这个咱不知道!”信子摇摇头。

孩子们嘻嘻哈哈的一阵笑,走开了。

傍晚,信子悄悄地溜出了村子,找到了我们的队伍。其中有一个正是以前常到他家去教歌的张同志,他像见了自己的亲哥哥一样,亲热地扯着同志们的手,一五一十地把据点里探得的情况告诉了同志们:

“……大庙里住着真鬼子,有121支枪,还有4支有螺丝带腿的枪……”

同志们忍不住地笑起来,他也________地笑了。

( 1 )“乱哄哄”的“哄”有3个读音,在“乱哄哄”中读________,在________中读“hǒng”,在________中读“hòng”。
( 2 )“嘈杂”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3 )把文章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并想想同志们为什么笑?
( 4 )当汉奸问村里哪里有洞时,信子是怎么回答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古时候,人们要给远方的亲友送去问候,大多要依靠驿差的长途跋涉。到了近代,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逐渐问世,世界上有了邮政系统,信件、报刊都可以通过这些交通工具运往世界各地。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后来,贝尔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信息传输比以前更方便快捷了。

( 1 )选文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信息传递的。
( 2 )选文中“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诗句出自晋代陆凯的《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 3 )比较古代和现代不同的传递方式,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
( 4 )判断对错。

①写信是古时候传递信息的唯一方式。

②近代,信件、报刊可以通过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来传送。

③QQ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④当今社会,电话是最经济、实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