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一不小心跌下河去,我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我的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一会,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毛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被子!送给我?这怎么行呢?长征途中,每个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毛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夜时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挡严寒呢?不管怎么说,警卫员还是硬把被子盖住了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流从手上直流到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 1 )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文意,写在文前横线上。________( 2 )用“‖”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 3 )给下列词找反义词。严寒——________ 柔软——________
( 4 )“这怎么行呢”这是________句式。“这”指的是________。考点:
语段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
答案:
( 1 )【第1空】雪中送炭
( 2 )
第一层(1)长征路上,我不小心跌进河里,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第二层(2~5)毛主席知道了,派警卫员来看我,还把自己仅有的被子也送给了我。第三层(6)我盖着主席的被子,感到很温暖。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珍贵的废书
袁国良
一天,收拾屋子,打扫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妻子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头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到学校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却又回来,把我拉到僻静处:“孩子,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来骗那些来自山区的一字不识的家长。“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
“哪来的钱?”
“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掀开封面,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孩子,行吧?”
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只镯子花得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你妈后来知道真相了吗?”妻子问。
“没有。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
( 1 )文章的题目是《最珍贵的废书》,说它是“废书”是因为________,说它“珍贵”是因为________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声音的温度
①那年,一场变故悄悄潜入我家。先是母亲生病住院,体质本就羸(léi yíng)弱的父亲,因(忧伤
焦虑)过度,也随(既
即)病倒,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
②太阳从西边落山,恐惧却从我的心头升起,那年我才13岁。山村的夜色中,黑黢(qū)黢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偌(ruò nuò)大的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妹妹。山中的狼群,一声接一声凄厉地哀嚎,常常将我和妹妹从梦中惊醒。
③我们住在一所山村学校,叫喊声未必能让远处的人家听见。忽然,我想起了哨子——母亲上体育课时用的哨子。鼓起胸腔,拼命地让全部的气流吹出尽可能最大的声响。渐渐地,我听见了家门前由远及近嘈杂的脚步声,大声说话的声音。窗外交织着手电筒的光亮。我听见了乡亲们喊我的名字。开了门,一群人扛着锄头站在我家门前,他们都是周围我熟悉的乡亲。善良的黑脸,热切的目光,一群人由衷的关爱,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
④“孩子,你睡吧!这一夜我们不走了。”一位大爷说。他们在墙根靠下了锄头,有的坐着,有的蹲着,吸着旱烟……我渐渐地睡着了。直到天亮,他们才扛起锄头离开。
⑤临近黄昏,乡亲们又来了,他们用锄头在石板上投击出铿锵(kēng qiāng)的声响,好像在告诉我:孩子,别怕,有我们在!谁也伤不了你!
⑥从此,每天夜里,围绕这屋子的前后,会约定似(sì shì)的响起来来的脚步声,锄头的叮当声。脚步声断断续续要响一整夜,他们边走路边大声说话。我知道,这么黑的夜,他们不是要赶路或者侍弄庄稼,而是要用说话声给我驱赶恐惧,要用声音告诉我:我们都在窗外!
⑦自此以后,我开始相信,声音也是有温度的。它能把一种至深的温暖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 1 )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嘈杂—________ 驱散—________ 焦虑—________ 阴森—________
( 4 )写出乡亲们每夜的做法,谈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