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声音的温度

①那年,一场变故悄悄潜入我家。先是母亲生病住院,体质本就羸(léi yíng)弱的父亲,因(忧伤
焦虑)过度,也随(既
即)病倒,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

②太阳从西边落山,恐惧却从我的心头升起,那年我才13岁。山村的夜色中,黑黢(qū)黢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偌(ruò nuò)大的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妹妹。山中的狼群,一声接一声凄厉地哀嚎,常常将我和妹妹从梦中惊醒。

③我们住在一所山村学校,叫喊声未必能让远处的人家听见。忽然,我想起了哨子——母亲上体育课时用的哨子。鼓起胸腔,拼命地让全部的气流吹出尽可能最大的声响。渐渐地,我听见了家门前由远及近嘈杂的脚步声,大声说话的声音。窗外交织着手电筒的光亮。我听见了乡亲们喊我的名字。开了门,一群人扛着锄头站在我家门前,他们都是周围我熟悉的乡亲。善良的黑脸,热切的目光,一群人由衷的关爱,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

④“孩子,你睡吧!这一夜我们不走了。”一位大爷说。他们在墙根靠下了锄头,有的坐着,有的蹲着,吸着旱烟……我渐渐地睡着了。直到天亮,他们才扛起锄头离开。

⑤临近黄昏,乡亲们又来了,他们用锄头在石板上投击出铿锵(kēng qiāng)的声响,好像在告诉我:孩子,别怕,有我们在!谁也伤不了你!

⑥从此,每天夜里,围绕这屋子的前后,会约定似(sì shì)的响起来来的脚步声,锄头的叮当声。脚步声断断续续要响一整夜,他们边走路边大声说话。我知道,这么黑的夜,他们不是要赶路或者侍弄庄稼,而是要用说话声给我驱赶恐惧,要用声音告诉我:我们都在窗外!

⑦自此以后,我开始相信,声音也是有温度的。它能把一种至深的温暖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 1 )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 2 )写出一个比喻句
( 3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嘈杂—________ 驱散—________ 焦虑—________ 阴森—________

( 4 )写出乡亲们每夜的做法,谈谈体会。
( 5 )作者对乡亲们的这种行为持什么态度?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léi;焦虑;即;ruò;shì
( 2 )山村的夜色中,黑黢黢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
( 3 )【第1空】安静
【第2空】聚集
【第3空】平静
【第4空】温馨
( 4 )从此,每天夜里……我们都在窗外!乡亲们对“我”的保护是群体行为,揭示了乡亲们淳朴、善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 5 )心存感激,认为声音也是有温度的,这温暖能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

共享单车是指在校园,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共享租赁服务的自行车。从2016年4月22日,第一辆单车入驻上海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在新加坡在内的海内外5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1600万辆单车。截至2017年9月,智能共享单车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千米,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节约了4.6亿升汽油,减少碳排放54万吨,相当于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减少了45亿微克PM2.5物质排放。

( 1 )阅读上面表格中的文字和上边的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请简要概括。
( 2 )根据文字和图片提供的信息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小学生也可以骑行上路。

②“已经在新加坡在内的海内外5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1600万辆单车”句中的“多”和“约”两字可删,不影响阅读信息的提取。

( 3 )对比上面的图文,针对不良现象,请你给人们写一句温馨的警示语。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早春天气,家乡乡间的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而我的家乡——苏州的宝带桥却有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我去过广西、云南、贵州等省的山区,那里往往能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美则美矣,却总觉得失了家乡的小桥那种江南特有的韵致。

( 1 )“我”的家乡在________,那里有一座著名的桥是________,因有________孔而著名。

( 2 )选段描述了哪几种桥?请根据下面的提示,描述出来。

①细柳飘丝的环境中的桥:________

②急流飞瀑间的风雨桥:________

( 3 )作者为什么写飞瀑流泉的风雨桥?起到了什么作用?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严厉 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须 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1 )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当然秦王________(严厉 厉害) (必须 必然)________乘机

( 2 )文中对蔺相如的描写主要运用了( )
A: 语言描写
B: 心理描写
C: 动作描写
( 3 )从“负荆请罪”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个________的人。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