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爱国是亘古不变的情感,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读“______,______ ”,让我们感受到陆游对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殷切期望;读“______ ,______”,我们体会到了林升对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义愤;而龚自珍的一句“______ ,______”更是传诵千古,诗人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谈到未来,我们不禁想起梁启超对中国的美好期望:“ ______ ,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我中国少年,______!”
考点:
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答案:
【第1空】王师北定中原日
【第2空】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3空】暖风熏得游人醉
【第4空】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5空】我劝天公重抖擞
【第6空】不拘一格降人材
【第7空】美哉
【第8空】与天不老
【第9空】壮哉
【第10空】与国无疆
1、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1 )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儿可以看出?2、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
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______,
大渡桥横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______。
3、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闻①官军②收河南河北
剑外③忽传收蓟北④,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⑤妻子⑥愁何在,漫卷⑦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⑧须纵酒⑨,青春⑩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闻:听说。②官军:宋朝军队。③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地方.也称剑南。④蓟北:泛指河北北部,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最后巢穴。⑤却看:回头看。⑥妻子:妻子和孩子。⑦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兴奋得不能读书了。⑧放歌:尽情歌唱。⑨纵酒:纵情喝酒。⑩青春:明丽的春天。
【资料】《春望》是安史之乱期间,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的传诵千古的名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当时正流落在四川的诗人,听闻了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走笔写下的诗。
( 1 )你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诗人“喜欲狂“?A.悲伤的泪 B.悔恨的泪 C.欣喜的泪 D.思乡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