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晾
晾
liàng
【动】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晒干)
同本义〖dryinthesun;sun〗。如:晾衣服
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干燥〖air〗。如:晾干菜
搁置;冷落〖suspend;treatcoldly〗。如:把他晾在一边
放在空气中除水分〖dryintheair〗。如:晾墒(降低土壤的湿度);晾在绳子上的长豆角
暴露出来〖expose〗。如:把思想上的脏东西晾出来
展开并抖动〖unfoldandsha
● 量
量
liáng
【动】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同本义〖measure〗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又如
● 辆
辆
輛
liàng
【量】
(形声。从车,两声。古代的车一般有两个轮子,故车一乘即称一两,后来写作“辆”,总称为“车辆”)
用于车,指单个数〖usedforbuses,carts,etc.〗。如:三辆小轿车
指鞋一双
一辆小鞋儿。——汤显祖《紫钗记》
● 粱
粱
liáng
【名】
(形声。从米,梁省声。本义:植物名。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子实也称粱,为细粮)
同本义〖finestrainofmillet〗
粱,米名也。——《说文》。按,即粟也,穈也。芑也。今小米之大而不黏者,其细而粘者谓之秫,古舂粟之率,自粝至于侍御皆言粱也。
粱,好粟也。——《三苍》
粱曰芗萁。又,大夫不食粱。——《礼记·曲礼》。注:“加食也。”
夫膏粱之性难正也。——《国语·晋语》。注:“食之精者。”
● 粮
粮
糧
liáng
【名】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同本义〖provisions〗
糧,谷食也。——《说文》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
则治其糧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行道曰糧,谓糒也。”
共其资糧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糧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又
多载资粮。
赢粮而景从。——汉·贾
● 梁
liáng ㄌㄧㄤˊ
◎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 桥: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车梁。
◎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 姓。
● 掚
liǎng ㄌㄧㄤˇ
◎ 整饰。
● 啢
liǎng ㄌㄧㄤˇ
◎ 见“唡”。
● 谅
(諒)
liàng ㄌㄧㄤˋ
◎ 宽恕:谅解(jiě)。谅察。体谅。见谅。原谅。
◎ 信实:谅直(诚信正直)。
◎ 推想:谅必。谅已上车。
◎ 固执,坚持成见。
◎ 谅
forgive understand
● 唡
(啢)
liǎng ㄌㄧㄤˇ
◎ 英美制重量单位,常衡一唡是一磅的十六分之一。亦作“英两”、“盎司”(中国大陆地区已停用此字,只用“盎司”)。
● 凉
liáng ㄌㄧㄤˊ
◎ 温度低:凉快。凉爽。凉意。凉气。阴凉。凉丝丝。凉亭。荒凉。
◎ 喻灰心,失望:听到这消息,我凉了半截。
◎ 中国西晋末年至北魏,各族统治者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五凉(前、后、南、北、西)。
热
◎ 凉
cold cool disappointed
● 倆
liǎng ㄌㄧㄤˇ
● 亮
liàng ㄌㄧㄤˋ
◎ 明,有光:天亮了,敞亮。明亮。豁亮。亮光。亮度。
◎ 光线:屋子里一点亮儿也没有。
◎ 明摆出来,显露,显示:亮相。
◎ 明朗,清楚:心里亮了。
◎ 声音响:洪亮。响亮。
◎ 使声音响:亮开嗓子唱。
暗
◎ 亮
bright enlightened li
● 兩
liǎng ㄌㄧㄤˇ
◎ 见“两”。
● 良
liáng ㄌㄧㄤˊ
◎ 好:良好。善良。良辰美景。良知良能(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指人类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良莠不齐。
◎ 很:良久。良多趣味。用心良苦。
◎ 诚然,的确:“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为犬良我友”。
◎ 姓。
劣
◎ 良
fine goo
● 两
(兩)
liǎng ㄌㄧㄤˇ
◎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两个黄鹂。两本书。
◎ 双方: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 表示不定数目: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 両
liǎng ㄌㄧㄤˇ
◎ 古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