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liǎng
  • 注音:ㄌㄧㄤˇ
  • 声调:上声(三声)
  • 声调字母:a
  • 部首笔画:1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8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独体结构
  • 造字法:
  • 笔划顺序:横竖折竖撇捺撇捺
  • 【五笔86】GMHY
  • 【五笔98】GMHY
  • 【五行】
  • 【unicode】U+5169
  • 【四角号码】10227
  • 【仓颉】MLBO
  • 【GBK】83C9
  • 【汉字编号】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liǎng ㄌㄧㄤˇ
◎ 见“两”。

音韵参考

[上古音]:阳部来母,liang
[广 韵]:良?切,上36養,liǎng,宕開三上陽來
[平水韵]:上声二十二养·去声二十三漾
[唐 音]:liɑ?ng,liɑ?ng
[国 语]:liǎng,liàng
[粤 语]:loeng5
[闽南语]:liang2,liong2,niu2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入字部】 兩;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26第13
〔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