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羹
羹
gēng
【名】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ticksoup〗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 郉
xíng ㄒㄧㄥˊ
◎ 古同“邢”。
● 椩
geng ㄍㄥ
◎ 义未详。
● 堩
gèng ㄍㄥˋ
◎ 道路。
● 菮
gēng ㄍㄥˉ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 梗
gěng ㄍㄥˇ
◎ 植物的枝或茎:菜梗子。
◎ 直,挺立:梗着脖子。
◎ 正直,直爽:梗直。
◎ 阻塞,妨碍:梗塞(sè)。梗阻。心肌梗死。
◎ 大略:梗概。
◎ 有刺的草木:梗榆(刺榆)。
◎ 梗
peduncle
● 莄
gěng ㄍㄥˇ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 草茎。
● 耿
gěng ㄍㄥˇ
◎ 光明:“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耿耿(a.光明,如“耿耿星河”;b.形容忠诚,如“忠心耿耿”;c.心里老想着不能忘,如“耿耿于怀”)。
◎ 有骨气,刚正不阿:耿介。耿直。耿节(坚贞的节操)。
◎ 姓。
● 耕
gēng ㄍㄥˉ
◎ 用犁把土翻松:耕种(zhòng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耕耕,自有收获”)。笔耕(喻写文章)。舌耕(喻教书)。
◎ 耕
furrow plough up
● 浭
gēng ㄍㄥˉ
◎ 〔浭水〕水名,中国河北省蓟运河的上游。
● 挭
gěng ㄍㄥˇ
◎ 古同“梗”,梗概。
◎ 搅。
● 峺
gěng ㄍㄥˇ
◎ 山岭险阻处:“五里,南踰一石山脊,亦置隘门,是名峺腋。”
● 埂
gěng ㄍㄥˇ
◎ 田间稍稍高起的小路:田埂儿。
◎ 地势高起的长条地方:山埂。
◎ 用泥土筑起的堤防:埂堰。
◎ 埂
a low bank of earth between fields
● 哽
gěng ㄍㄥˇ
◎ 声气阻塞:哽咽(yàn ㄧㄢˋ)。哽结。哽塞(yàn ㄧㄢˋ)。
◎ 食物阻塞在喉不能下咽:哽阻。哽噎。
● 绠
(綆)
gěng ㄍㄥˇ
◎ 汲水用的绳子:绠短汲深(喻才力不能胜任,多用作谦辞)。
◎ 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
● 郠
gěng ㄍㄥˇ
◎ 古邑名,中国春秋时莒地,后属鲁,故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
● 畊
gēng ㄍㄥˉ
◎ 古同“耕”。
● 庚
gēng ㄍㄥˉ
◎ 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
◎ 年龄:同庚。年庚。生庚(人出生的年月)。庚帖(tiě)。庚齿(年龄)。
◎ 姓。
◎ 庚
age
● 刯
gēng ㄍㄥˉ
◎ 古同“剖”。
● 更
gēng ㄍㄥˉ
◎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 经历:少(shào )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