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gěng
  • 注音:ㄍㄥˇ
  • 声调:上声(三声)
  • 声调字母:e
  • 部首笔画:3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10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笔划顺序:横竖横横竖折横横撇捺
  • 【五笔86】FGJQ
  • 【五笔98】FGJR
  • 【五行】
  • 【unicode】U+57C2
  • 【四角号码】41146
  • 【仓颉】GMLK
  • 【GBK】B9A1
  • 【汉字编号】1784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gěng ㄍㄥˇ
◎ 田间稍稍高起的小路:田埂儿。
◎ 地势高起的长条地方:山埂。
◎ 用泥土筑起的堤防:埂堰。

英文翻译


a low bank of earth between field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ěng?
〈名〉
(1) (形声。从土,更声。本义:小坑)
(2) 同本义 [pit]
埂,秦谓坑为埂。——《说文》
埂,小坑也。——《玉篇》
(3) 假借为“防”。堤封,用泥土筑起来的堤防 [earth dyke]。如:埂堰;隄埂
(4) 长条形的突出地面的地方 [long, narrow mound]。如:土埂;山埂
(5) 田埂,田与田之间便于人走路或蓄水用的高起的长条地方 [a lowbank of earth between fields]

[①][gěng]
[《廣韻》古杏切,上梗,見。]
[《廣韻》古行切,平庚,見。]
(1)坑,小坑。
(2)田塍;小土堤。
(3)方言。量词。用于梗状的东西。

音韵参考

[广 韵]:古行切,下平12庚,gēng,梗開二平庚見
[平水韵]:上声二十三梗
[国 语]:gěng
[粤 语]:gang2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中】【土字部】 埂;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229第18
【廣韻】古行切【良韻】居行切,??音庚。【說文】秦晉謂坑爲埂。 又【廣韻】【集韻】【類篇】??古杏切,音綆。【倉頡篇】小坑也。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