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现代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曹雪芹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于谦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王国维 王勃 黄庭坚 柳永
三皇 五帝 春秋五霸 五虎上将 初唐四杰 竹林七贤 唐宋八大家 明代四大才子 建安七子 四大美女 历代帝王 十大帝王 十大后妃 十大名妓 十大谋略家 十大文豪 十大名将 十大枭雄 十大义军领袖 十大权臣 十大商贾 十大才女 十大奸臣 十大昏君
作者:曾国藩
【原文】
侄国藩敬禀
叔父婶母大人万福金安,新年两次禀安,未得另书敬告一切,侄以庸鄙无知,托祖宗之福荫,幸窃禄位,时时抚衷滋愧①!兹于本月大考,复荷皇上天恩,越四级而超升;侄何德何能?堪此殊荣,常恐祖宗积累之福,自我一人享尽,大可惧也!望叔父作书教侄幸甚!余竺虔归,寄回银五十两;其四十两用法,六弟九弟在省读书,用二十六两,四弟季弟学俸六两,买漆四两,欧阳太岳母奠金四两,前第三号信业己载明矣。
只有余十两,若作家中用度,则嫌其大少,添此无益,减此无捐,侄意戚族中有最苦者,不得不些须顾送,求叔父将此十金换钱,分送最亲最苦之外,叔父于无意中送他,万不可说出自侄之意,使未得者有缺望,有怨言,二伯祖父处,或不送钱,按期送肉与油盐之类,随叔父斟酌行字可也,侄谨禀。(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
【注释】
①滋愧:惭愧。
【译文】
侄儿国藩敬禀
叔父婶母大人万福金安,新年两次请安,没有得到另外的信敬告一切,侄儿庸碌粗鄙无知,托了祖宗的福荫,窃居禄位,时刻扪心自问,深感惭愧,兹于本月大考中,又承蒙皇上天恩,越四级超升,侄儿有何德何能,足以承受这种特殊的荣耀?常常害怕祖宗积累的福泽,由我一个人享习,太可怕了!希望叔父多写信教导,幸甚!金竺虔回,寄回银子五十两,其中四十两的用途,六弟,九弟在省城读书,用二十六两;四弟季弟学费六两;买漆四两;欧阳大岳母奠金四两,前发的第三号信已写明。
余下的十两,如果做家中用度,嫌太少了,加这一点没有大用,没有这一点亦无妨,侄儿的意思,亲族中有最苦的,不得一点照顾的,求叔父将这十两换钱,分送最清苦的人家,叔父在无意中送去,万不要说是侄儿的意思,使那些没有得到的人有看法,有怨言,二伯祖父处,或者不送钱,按期送肉和油、盐之类,请叔父斟酌办理。侄儿谨禀(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查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