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南定楼遇急雨》原文翻译及赏析(陆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释
南定楼:据《舆地纪胜·潼川府路泸州》载:“南定楼在州治,晁公武取诸葛《出师表》中语为名。”定,原作“亭”,据钱仲联校注本改。其注引《老学庵笔记》卷三称:“泸州,自州治东出芙蓉桥,至大楼曰南定,气象轩豁。”
梁州:古九州之一。蜀汉以后置梁州于汉中。
益州:此处指成都。
泸:泸水,指金沙江经泸州这一段的江流。《寰宇记》:“汶口入泸川县,又名泸江,即此。”
朱离:同侏离。《后汉书·南蛮传》载:“语言侏离。”此处形容异地语音难辨。
棹歌:鼓桨而歌。棹,船桨。
欸乃:象声词,摇橹声。欸。原作“款”,据钱仲联校注本改。
登览:登高览胜。

 

【作品鉴赏】
《南定楼遇急雨》作者在四川的行踪以及沿江东下情景,颔联写其登楼所见

这首诗首联交代了作者在四川的行踪以及沿江东下情景,颔联写其登楼所见。
南定楼在泸州州治,对江负山。江上风大,山间雨急,风雨相挟,纵横奔突。而在这风横雨狂之时,随着萧萧风声,透过森森雨幕,但见重岩叠嶂,百川千流,奔腾呼啸,竞赴眼底。因其风劲雨骤,更觉山重水复;而山洪奔涌,又衬出风紧雨急。一个“争”字,一个“乱”字,形象地写出暴风急雨时的景象,可谓传神。“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从瞬息即变的景物之中,抓取了最能体现情景的形象来渲染。写景如此,始可称工。
颈联继续写诗人眼前所见,耳中所闻。宋朝时,边地风化礼教未开,其语言外人难解。“人语朱离逢峒獠”,隐有其地不可久留之意。再写“棹歌欸乃下吴舟”,同时描述行旅,饱含着作者不少的乡情。这两句诗,分开看,都只是客观的描写,而放在一起,则形成对照,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归乡心情。

《南定楼遇急雨》无论是汉中形胜,还是成都繁华,都让作者依恋难舍,一旦离去,往事便分明在目
陆游久居蜀地,对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无论是汉中形胜,还是成都繁华,都使他依恋难舍。一旦离去,往事便分明在目,惜别之情顿起,正所谓惯住天涯,归心倦懒,便是此意。但诗人十载为客,如今归去,思乡之情,终不能免。但留也难安,去也难安,两种情思,一般缱绻。诗人登高望远,仰对着茫茫云天,欲向谁语?而俯视迢迢原野,不辨去路。他心无所主,怎不生愁?结句所写“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正是这种迷茫之情。
整首诗所写景象变化极快,忽写行役之苦,忽写江山之胜,忽写风雨之狂,忽写土俗之陋,忽写归心之切,忽写登览之愁。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名,将十年宦旅、千里蜀中,概况在一联之中,如骏马奔腾,读之如可闻之迅足踏地之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挥霍你的温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猜您喜欢的诗文:
陆游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