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色深浓,未许泄漏,故重帘不卷,一任暗影沉沉。春情躁动,更不能形之言语,只可托之瑶琴矣!云出云归,时光亦随之荏苒而逝,不觉晚景催逼。夜来更兼细风吹雨,轻阴漠漠结末仍结穴在风雨摧花,欲谢难禁的忧思上。[3]
注释
①题解:《草堂诗余》(杨金本无题)等题作“春景”。《乐府雅词》等收为易安词。《词学筌蹄》等词书误作欧阳修词,明《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等误作周邦彦词,别本又作无名氏词。此词也误作吴文英词。
②闲窗:原作“间窗”盖“闲”之误。带护阑的窗子。闲,阑也。闲窗,一般用作幽闲之意。
③沉沉:指闺房幽暗,影子浓重。五代·孙光宪《河渎神》:“小殿沉沉清夜,银灯飘落香池。”
④远岫:远山。五代·顾敻《更漏子》:“远岫参差迷眼。”远岫出云,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乐府雅词》等作“山”。
⑤薄雾:傍晚,黄昏。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宋·韩淲《蝶恋花》:“斜日清霜山薄暮。行到桥东,林竹疑无路”
⑥轻阴:暗淡的轻云。唐·张旭《山行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晚自开,青春白日映楼台”。
【作品鉴赏】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含蓄蕴藉的笔致,写出女主人伤春怀人的悒怅情怀
小、闲、深,正是空闺写照。而春色深浓,未许泄漏,故重帘不卷,一任暗影沉沉。春情躁动,更不能形之言语,只可托之瑶琴矣!
“深”字是上片之眼。闺深、春深、情深,“倚楼无语”,说三藏七,“此时无声胜有声”,蕴藉未吐之深情,更具有无限的韵味。
下片宕天,由室内而室外。“远岫出云”见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出云归,时光亦随之荏苒而逝,不觉晚景催逼。夜来更兼细风吹雨,轻阴漠漠,“弄”既指风雨之弄轻阴,还指此时、此境中,词人乍喜还愁的情感波动。结末仍结穴在风雨摧花,欲谢难禁的忧思上。
历代诗评家评此词“雅练”,“淡语中致语”(沈际飞本《草堂诗馀》)。写闺中春怨,以不语语之,又借无心之云,细风、疏雨、微阴淡化,雅化,微微逗露。这种婉曲、蕴藉的传情方式,是符合传统诗歌的审美情趣的。
【名家点评】
明杨慎《草堂诗馀》卷一:(评“远岫出云催薄暮”句)景语,丽语。
明李攀龙《草堂诗馀隽》卷一:(眉批)分明是闺中愁、宫中怨情景。(评语)少妇深情,却被周君(误指周邦彦)浅浅勘破。
明董其昌《便读草堂诗馀》卷一:写出闺妇心情,在此数语。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卷一:雅练。“欲谢”、“难禁”,淡语中致语。
吴熊和《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4月出版):这是一首惜春的词。春色已深,梨花欲谢,不胜惋惜。言外还流露出对人生的淡淡伤感……“倚楼无语理瑶琴”,既以解闷,又以寄怀。此时的“无语”,是一种特殊的心境,是心有所感、情思缭乱。但又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默默无言之中。实饱含脉脉欲语的深情,因而托之于如怨如慕的瑶琴一弄了。陆游有一首《鹧鸪天》词说:“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瑶琴诉心,琵琶传恨,有时比之言语确实更便于细诉衷曲,尤其是那种不甚分明而又令人迷惘的闺中春情……末句“梨花欲谢恐难禁”,既有深情的惋惜与眷恋,又有无如之何、难与为力的叹息与怅惘,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同其蕴藉,都是理智(花开花谢本自然)与感情(逝者如斯,青春不返)圆融的名句。不过李清照此句,似乎更侧重于感情,所以沈际飞评曰:“欲谢难禁,淡语中致语”(《草堂诗馀》正集卷一),比晏殊之“无可奈何”,感情上更为沉至……杜牧诗:“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倚阑干。”苏轼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自来咏梨花者,常借此而发出人生的感喟。李清照此词,或许也含有这层意思。对于梨花的“欲谢难禁”,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很容易因青春的渐渐消逝而联想到自身的命运,不禁引起深心的枨触。不过此词风格轻淡,这层有关人生的感喟在词中也很轻淡,也在有意无意、若存若亡之间。别具会心者才赏其“淡语”中有“致语”。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