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描写七夕的诗词
描写七夕的诗词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四海孤游一野人,两壶霜雪足精神。坎离二物君收得,龙虎丹行运水银。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畔有旧宅。父子生来有两口,多好歌笙不好拍。 查看原文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映水金冠动,当风玉珮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查看原文

咏云

咏云

朝代:唐代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查看原文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朝代:唐代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查看原文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朝代:宋代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 查看原文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会合无由叹久违,一年一度是缘非。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查看原文

思佳客(七夕)

思佳客(七夕)

朝代:宋代

宝阁珠宫夜未央。嫌迟怕晚不成妆。乞求鸟鹊填河汉,已早玉绳低建章。 笼月烛,闭云房。经年离恨不胜长。思量也胜_娥在,夜夜孤眠不识双。 查看原文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查看原文

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

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

朝代:宋代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 查看原文

西江月(七夕)

西江月(七夕)

朝代:宋代

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欢情尽逐晓云空。愁损舞鸾歌凤。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 查看原文

江城子(七夕风雨)

江城子(七夕风雨)

朝代:宋代

纷纷都说会双星。鹊桥成。凤骖迎。风雨凄凉,何故锁苍冥。儿女空愁谁解意,须道我,试来听。人间天上不同情。最无凭。是柔盟。应怪痴人,虚妄做浮生。正值楼台多簇燕,教没兴,不开晴。 查看原文

醉蓬莱

醉蓬莱

朝代:宋代

正才过七夕,又近中元,素秋时候。月皎风高,渐凉生襟袖。灏气澄凝,是谁清白,应此□□秀。味洗膏粱,才侔沈谢,三朝勋旧。 好是新来,日临连帅,化格黔黎,政归仁厚。早祷群祠,有雨随车骤。愿与寰区,共资膏泽,岁岁 查看原文

韩庄闸舟中七夕

韩庄闸舟中七夕

朝代:清代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查看原文

沉醉东风·七夕

沉醉东风·七夕

朝代:元代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查看原文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袨服锵环珮,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查看原文

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

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

朝代:唐代

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两怀萦别绪,一宿庆停梭。星模铅里靥,月写黛中蛾。奈许今宵度,长婴离恨多。婺闺期今夕,蛾轮泛浅潢。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喜中愁漏促, 查看原文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会合无由叹久违,一年一度是缘非。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查看原文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朝代:唐代

青女三秋节,黄姑七日期。星桥度玉珮,云阁掩罗帷。河气通仙掖,天文入睿词。今宵望灵汉,应得见蛾眉。 查看原文

花心动(七夕)

花心动(七夕)

朝代:宋代

水馆风亭,晚香浓、一番芰荷新雨。簟枕乍闲,襟裾初试,散尽满天袢暑。断云却送轻雷去。疏林外、玉钩微吐。夜渐永,秋惊败叶,凉生亭户。 天上佳期久阻。银河畔、仙车缥缈云路。旧怨未平,幽欢驻恨入半天 查看原文

七夕赋咏成篇

七夕赋咏成篇

朝代:唐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历历珠星疑拖珮,冉冉云衣似曳罗。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查看原文

【诗词】
【四季】
【山】
【水】
【衣服类】
【节气】
【地名】
【武器】
【动物】
【植物】
【身体】
【人物】
【天文】
【节日】
【宗教】
【景物】
【情感】
【天气】
【关系】
【方向】
【度量衡】
【朝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