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描写七夕的诗词
描写七夕的诗词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查看原文

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

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

朝代:宋代

银河牛女年年渡。相逢未款还忧去。珠斗欲阑干。盈盈一水间。 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别。此意愿天怜。今宵长似年。 查看原文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朝代:元代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 查看原文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朝代:唐代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查看原文

七夕二首·其二

七夕二首·其二

朝代:唐代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查看原文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凤律惊秋气,龙梭静夜机。星桥百枝动,云路七香飞。映月回雕扇,凌霞曳绮衣。含情向华幄,流态入重闱。欢馀夕漏尽,怨结晓骖归。谁念分河汉,还忆两心违。 查看原文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

朝代:宋代

牛女心期与目成。弥弥脉脉得盈盈。今夕银河凭鹊度。相遇。玉钩新吐照云屏。 行旆雍容留宴语。将暮。方携珠袖到山亭。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查看原文

七夕穿针

七夕穿针

朝代:南北朝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查看原文

贺新郎(和俞叔夜七夕)

贺新郎(和俞叔夜七夕)

朝代:宋代

秋意生何许。对玉钩、微云避舍,素风吹暑。银汉桥成天路稳,乾鹊声声媚妩。送仙仗、年年须度。离合悲欢多少话,想今宵、缱绻难深诉。千古恨,无新故。 聊须作意成欢绪。为佳时、金针戏把,翠觞频举。莫 查看原文

瑟瑟钗

瑟瑟钗

朝代:唐代

翠染冰轻透露光,堕云孙寿有馀香。只因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查看原文

七夕曲

七夕曲

朝代:唐代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 查看原文

菩萨蛮(七夕)

菩萨蛮(七夕)

朝代:宋代

凤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查看原文

水调歌头(和彭明叔七夕)

水调歌头(和彭明叔七夕)

朝代:宋代

不见古时月,何似汉时秋。朱陈村里新样,新妇又骑牛。欲脱参前氐后别说,二星非经星也,又说河边河鼓,此会没来由。何处设瓜果谓今日好事,香动帻沟窭高丽谓城为沟窭。郭郎老即与运,谁为理,岂 查看原文

浣溪沙(竹洲七夕)

浣溪沙(竹洲七夕)

朝代:宋代

秋到郊原日夜凉。黍禾高下已垂黄。荷花犹有晚来香。天上佳期称七夕,人间好景是秋光。竹洲有月可徜徉。 查看原文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查看原文

七夕歌

七夕歌

朝代:宋代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 查看原文

七夕宴悬圃二首

七夕宴悬圃二首

朝代:唐代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 查看原文

鹊桥仙(七夕送荷花)

鹊桥仙(七夕送荷花)

朝代:宋代

银河无浪,琼楼不暑。一点柔情如水。肯捐兰佩了渠愁,尽闲却、纤纤机杼。波心沁雪,鸥边分雨。翦得荷花能楚。天公煞自解风流,看得我、如何销汝。 查看原文

池塘七夕

池塘七夕

朝代:唐代

月出西南露气秋,绮罗河汉在斜沟。杨家绣作鸳鸯幔,张氏金为翡翠钩。香烛有花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查看原文

鹊桥仙(寿臞山母)

鹊桥仙(寿臞山母)

朝代:宋代

看人掷果,看人罢织。难得团栾七夕。蟠桃只在屋东头,庆西母、年开八帙。去年今日,今年今日。添个曾孙抱膝。人间乐事有多般,算此乐、人间第一。 查看原文

 18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诗词】
【四季】
【山】
【水】
【衣服类】
【节气】
【地名】
【武器】
【动物】
【植物】
【身体】
【人物】
【天文】
【节日】
【宗教】
【景物】
【情感】
【天气】
【关系】
【方向】
【度量衡】
【朝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