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江苏南部、西南部;安徽东南部、南部;江西东北部、北部;福建北部,东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的部分地区。 江南曾经被中原称为吴越,后来随着中原汉人大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美丽富庶的地区,江南以才子佳人以及富饶著称。 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经济和美丽富庶的...
朝代:唐代
江南四月薰风低,江南女儿芳步齐。晚云接水共渺瀰,远沙叠草空萋萋。白苎不堪论古意,数花犹可醉前溪。孤舟有客归未得,乡梦欲成山鸟啼。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本约同来谒帝阍,忽随川浪去东奔。九重圣主方虚席,千里高堂尚倚门。世德只应荣伯仲,诗名终自付儿孙。遥怜月落清淮上,寂寞何人吊旅魂。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三峰碧。缥渺烟光树色。高寒处,上有猿啼,鹤唳天风夜萧瑟。山形似笔格。人道江南第一。游紫观,月殿星坛,积翠楼前吹铁笛。客来访灵迹。闻王郭当年,曾此驻锡。二仙为谒浮丘伯。从骖鸾去后,云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十月江南,一番春信,怕凭玉栏。正地连边塞,角声三弄,人思乡国,愁绪千般。草草村墟,疏疏篱落,犹记花间曾卓庵。茶瓯罢,问几回吟绕,冷淡相看。堪怜。影落溪南。又月午无人更漏三。虽虚林幽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春到江南江北了,东皇未识花权。直将和气入巴川。逢迎天上客,来作地行仙。满捧一杯听细说,只今谁似公贤。愿推功业辅尧年。都将闲日月,来醉百花前。 查看原文
朝代:元代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幺】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闾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南雪不寒。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润翻成长养功。恰似有人长点检,著行排立向春风。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骖骖金带谁堪比,还笑 查看原文
朝代:清代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不怕微霜点玉肌。恨无流水照冰姿。与君著意从头看,初见今年第一枝。 人醉后,雪消时。江南春色寄来迟。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为赋诗。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燕翎谁寄愁笺,天涯望极王孙草。新烟换柳,光风浮蕙,余寒尚峭。倚杖看云,翦灯听雨,几番诗酒。叹长安倦客,江南旧恨,飞花乱、清明后。堤上垂杨风骤。散香绵、轻沾吟袖。曲尘两岸,纹波十里, 查看原文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