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描写花的诗词
描写花的诗词

花(Flower ['flau?];复数:Flowers),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有些学者认为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也是“花”,而多数人则认为被子植物才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称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花的形态结构作为被子植物分类鉴定和系统演化的主要依据(见被子植物门)。...

送客游蜀

送客游蜀

朝代:唐代

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 查看原文

丑奴儿令(促养直赴雪夜溪堂之约)

丑奴儿令(促养直赴雪夜溪堂之约)

朝代:宋代

冯夷剪碎澄溪练,飞下同云③。著地无痕,柳絮梅花处处春。
山阴此夜明如昼,月满前村。莫掩溪门,恐有扁舟乘兴人。
查看原文

和知己秋日伤怀

和知己秋日伤怀

朝代:唐代

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 查看原文

浣溪沙(席上别王巨济。先是,两姬免冠,王夺两秩,继以章罢)

浣溪沙(席上别王巨济。先是,两姬免冠,王夺两秩,继以章罢)

朝代:宋代

丹桂飘香已四番。杖藜携手自今难。黯然离恨满江干。 壁上两冠元是谶,花前双韵几时弹。中秋后夜与谁看。 查看原文

别房太尉墓

别房太尉墓

朝代:唐代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查看原文

扫花游(李仁山别墅)

扫花游(李仁山别墅)

朝代:宋代

结庐胜境,似旧日曾游,玉连佳处。万花织组。爱回廊宛转,楚腰束素。度密穿青,上有燕支万树。探梅去。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许。奇绝盘谷序。更碧皱沿堤,绮霏承宇。柳桥花坞。问何人解有,玉兰能 查看原文

惜分飞·寒夜

惜分飞·寒夜

朝代:清代

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人被花香恼,起看天共青山老。鹤叫空庭霜月小,夜来冻云如晓。谁信多情道,相思渐觉诗狂少。 查看原文

归去来(平调)

归去来(平调)

朝代:宋代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游人尽、厌欢聚。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余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 查看原文

春日山中竹

春日山中竹

朝代:唐代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查看原文

出关

出关

朝代:清代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查看原文

定林所居

定林所居

朝代:宋代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查看原文

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朝代:唐代

吴缣楚练何白皙,居士持来遗禅客。禅客能裁漉水囊,不用衣工秉刀尺。先师遗我式无缺,一滤一翻心敢赊。夕望东峰思漱盥,曨曨斜月悬灯纱。徙倚花前漏初断,白猿争啸惊禅伴。玉瓶徐泻赏涓涓,溅著 查看原文

浣花女

浣花女

朝代:宋代

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
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
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烨烨牵牛花。
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
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 查看原文

定风波

定风波

朝代:宋代

不是无心惜落花。落花无意恋春华。昨日盈盈枝上笑。谁道。今朝吹去落谁家。把酒临风千种恨。难问。梦回云散见无涯。妙舞清歌谁是主。回顾。高城不见夕阳斜。 查看原文

赋得残菊

赋得残菊

朝代:唐代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查看原文

青玉案·吊古

青玉案·吊古

朝代:清代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查看原文

蓝溪夜坐

蓝溪夜坐

朝代:唐代

蓝水警尘梦,夜吟开草堂。月临山霭薄,松滴露花香。诗外真风远,人间静兴长。明朝访禅侣,更上翠微房。 查看原文

金缕曲(古岩取后村和韵示余,如韵答之)

金缕曲(古岩取后村和韵示余,如韵答之)

朝代:宋代

一笑披衣起。笑昨宵、东风似梦,韩张卢李。白发红云溪上叟,不记儿孙年齿。但回首、秦亡汉驶。苦苦渔郎留不住,约扁舟、后日重来此。吾已老,尚能竣。少年未解留人意。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 查看原文

樵夫词

樵夫词

朝代:清代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查看原文

有木诗八首

有木诗八首

朝代:唐代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可惜金堤地, 查看原文

【诗词】
【四季】
【山】
【水】
【衣服类】
【节气】
【地名】
【武器】
【动物】
【植物】
【身体】
【人物】
【天文】
【节日】
【宗教】
【景物】
【情感】
【天气】
【关系】
【方向】
【度量衡】
【朝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