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梁辰鱼简介及作品介绍,是利用昆腔来写作戏曲的创始者和权威

作者:梁辰鱼

 
梁辰鱼身长八尺馀,眉虬髯,好任侠,在当时的曲坛上颇负盛名
 
其父梁介为平阳训导,“以文行显”。辰鱼身长八尺馀,眉虬髯,好任侠。不屑就诸生试。家有华屋,专门接纳四方奇士英杰。嘉靖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都与他往来,戏剧家张凤翼也是他的好友。他在当时的曲坛上颇负盛名,“艳歌清引,传播戚里间。白金文绮,异香名马,奇技淫巧之赠﹐络绎于道。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焦循《剧说》卷二引徐又陵《蜗事杂订》)。
 

梁辰鱼作品介绍,代表作《浣纱记》取材于春秋时代吴越兴亡的故事
 
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取材于春秋时代吴越兴亡的故事。首出《家门》云:“看今古浣纱新记,旧名吴越春 秋”,可见此剧系依据名为《吴越春秋》的旧本改编而成。《录鬼簿》著录的元杂剧有《进西施》(关汉卿作)和《越王尝胆》(宫天挺作),剧本已佚。梁辰鱼曾“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苎》、《浣纱》 诸曲”(《梅花草堂笔谈》)。《浣纱记》开头写范蠡与西施在苎萝西村的溪水边相遇并相爱﹐西施赠范蠡一缕溪纱作为定情之物。后越国为吴国所败,范蠡以国事为重,劝说西施到吴国去。临别时将溪纱分开,二人各持一半。末尾写灭吴之后二人在太湖舟中成婚,又取出溪纱,一同泛海而去。这些情节有助于塑造范蠡和西施两个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爱国者的形象。以二人的爱情故事和一缕溪纱贯串全剧始终,也使结构更加完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夢境真可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梁辰鱼,(约)字伯龙,号少白、仇池外史。曾作《红线女》等杂剧,但以《浣纱记》传奇最著名。此外还写过《远游稿》、《江东白苎》等。梁辰鱼是利用昆腔来写作戏曲的创始者和权威,因其作品的脍炙人口,无形中给予昆腔传布很大的助力。从元末到魏良辅时期,昆腔还只停留在清唱阶段,到了梁辰鱼,昆腔才焕发舞台的生命力,这是梁辰鱼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大贡献。

 

中文名
梁辰鱼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昆山(今属江苏)
出生日期
1521
逝世日期
1594
职    业
明代戏剧家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