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鲧的生平事迹之治水失败被杀,《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作者:

 
史籍记载鲧是为祝融所杀,化为黄熊入于羽渊
 
鲧是为祝融所杀的,上引《山海经·海内经》就说:“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左传》昭公七年也云:“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而《史记》中身为“四凶”(欢兜、共工、三苗、鲧合称“四凶”)之一的鲧是被处死的
 
在《史记》中,身为“四凶”(欢兜、共工、三苗、鲧合称“四凶”)之一的鲧是被处死的。据《五帝本纪》记载,“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jiàng)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因此,当时作为钦定接班人的舜经过请示后“殛鲧于羽山”—“殛”为“诛”,一说为“诛杀”;还有一说,按《尚书·今古文注疏》:“诛,责遣之,非杀也。”也就是流放。不过,鲧因此葬身于羽山,是不争的事实。
 
传说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祝融用吴刀剖开他的尸体,禹就出来了,而鲧的尸体则化为黄龙,一说黄熊,飞走了
 
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后来不知道是谁,有说就是祝融,用吴刀剖开了他的尸体,这时禹就出来了,而鲧的尸体则化为黄龙,一说黄熊,飞走了。鲧在梦中被儿子用符文剑砍下了龙头,害得只能在外道生存。所谓黄熊是一种已经绝迹的动物,类似于熊,但是有三只脚,在山海经中有记载。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开始治水,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的治水非常的成功,天帝不仅没有从中捣乱,还派了大神应龙相助。这位应龙也是非常著名的龙神,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代表了雨神的意思。传说只要在地上画上应龙的样子,就可以招来雨水。这时他则帮助大禹挖河开山,在治理的过程中,伏羲、河伯也纷纷襄助大禹,后来在东汉几乎成为国学的谶纬学鼻祖的河图洛书,传说也是在这个时候由神龟所献的。终于依靠疏导和围堵两个方法的结合,洪水终于被制服了,人们拥戴治水有功的大禹做了他们的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主席少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鲧简介

鲧[gǔn],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帝颛顼之子、大禹之父、夏启的祖父。被尧封于崇地(河南登封附近),为伯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有崇部落的首领,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后因治水失败,被刑罚致死。鲧与欢兜、三苗、共工并称“四罪”。

本    名
别    称
天鼋氏
所处时代
五帝时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去世时间
公元前2029年
主要成就
有崇部落的首领,曾经治理洪水
性    别
儿    子
种    族
龙族
别    名
崇伯鲧、崇伯、鲧公、白马、术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