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大禹的相关史籍和来源考证,大禹故里有中原、东夷、西戎三种争议,

作者:

 
关于大禹的典籍记载
 
《史记·夏本纪》
《竹书纪年·夏后氏》
《帝王世纪·第三(夏)》
 
 
大禹的来源考证
 
关于大禹故里的争议,有中原、东夷、西戎三种说法
 
关于大禹故里有三说,分别为大禹出自中原、出自东夷、出自西戎,随着一些考古活动如喇家遗址的发现,西戎说渐占上风。
 
禹王的来源,与禹王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关于禹王的记载
 
与禹王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关于禹王的记载。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约一千年以后西周的遂公盨,此外还有齐侯钟、秦公簋。
 
顾颉刚经过考证,认为“禹”这个字的字源与龙有一定的关系,但被人夸张成“禹是一条龙”。这种观点在当时受到史学家柳翼谋等人的指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谜人的笑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禹简介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本    名
姒文命
别    称
禹、大禹、夏禹、帝禹
字    号
字:高密
所处时代
虞舜时期和夏朝
民族族群
华夏族
主要成就
治理滔天洪水,建立夏朝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