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后世对关龙逄的纪念,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拥戴,后世文人墨客皆作诗文赞颂

作者:关龙逄

 
长垣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龙相村,原有关龙逄的陵墓,碑上刻“夏直谏臣关公之墓”
 
在长垣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龙相村,原有一座大墓,据传是夏朝末年犯颜直谏的忠臣关龙逄的陵墓。关龙逄虽遭受了“炮烙之刑”,但由于他敢为民请命,勇于犯上死谏,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拥戴。唐朝时,人们为关龙逄树碑,碑上刻:“夏直谏臣关公之墓。”清代诗人许鹏扶写诗赞颂:“肝胆空披死谏君,黄河曲里有孤坟,末绵夏祚终余恨,但殒微躯岂足云。吊古三杯田横酒,诔芳一部屈原文,慎无说坏天王圣,知是忠魂不忍闻。”民国诗人初元方亦写下《关龙逄墓》一首:“死谏开先第一人,千秋从此解批鳞,空言盛世能旌善,坯土何曾表直臣。”
 

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号称“十才子”的李梦阳撰文写了碑文《双忠祠碑》,被人们称此为长垣“三绝”
 
后人十分怀念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忠臣,亦将他和被纣王剖心而死的比干一同纪念。修建了“双忠祠”。到了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号称“十才子”的李梦阳,撰文写了碑文。李梦阳在碑文中对这两位以死谏君的忠臣表现了无限的哀思和深深的敬仰。因为李梦阳文章写得好,字又写得好,《双忠祠碑》堪称一绝;再加上两位忠臣品德高尚,故人们称此为长垣“三绝”,直到清代还有人赋诗赞颂,诗曰:“劲草堂前古柏垂,双忠遗留使人悲。欲知直节匡前代,更读中原三绝碑。”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秒一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关龙逄(前1713年~前1620年),生于廑19年,卒于桀3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相,因为进谏忠言而被杀,享年93岁,做了发,桀两代夏王的相。故里在今恼里镇龙相村。古时此地称龙城,原有一座大墓,墓前有祠,那就是夏朝末年中国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关龙逄的陵墓。此地松柏遮阴,庄严肃穆。可惜后来连年战乱,加上黄河水淤积,到清末竞荡然无存。

中文名
关龙逄
别    名
豢龙
国    籍
中国(夏朝)
民    族
华夏族
出生地
河南省长垣县恼里镇
出生日期
前1713年(廑19年)
逝世日期
前1620年(桀32年)
职    业
夏朝宰相
主要成就
引黄图直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进谏被杀的大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