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偃
谢偃《踏歌词》三首和《乐府新歌应教》等赏析。
《踏歌词》三首
一、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二、
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
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
三、
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裙轻才动佩,鬟薄不胜花。
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
《乐府新歌应教》
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
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
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哢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
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
谢偃向皇帝献上《惟皇诫德赋》,并引伸其意进行婉言微辞规劝
谢偃又献上《惟皇诫德赋》,引伸其意进行婉言微辞规劝。说人君均容易“理忘乱,安忘危,逸忘劳,得忘失”;盛为已功,而衰为民过,信天下无危,又疑天下皆敌。德政要诚信待少数民族,改变边远地区落后面貌。但是不能过度,否则会骨肉分离,人心莫测。为人主,不可忘本。身处宫殿,要想到前代人主为什么会亡;万国来朝,要想到为什么自己会高贵;巡视国库,要想到为什么有所得;对待功臣,要想到自己是怎样开始的;看见名将,要想到他们用力的时候。如果不忘故旧,则人不变心,何患天下不开化、演化、进化。所以朝为尧、舜有行,暮为桀、纣有失,岂是换了个人吗?。
夏桀,又名癸、履癸,夏朝第十六代君主发之子,在位五十四年(前1653—前1600)。文武双全,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五十二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殷辛,即商朝最后一代君主纣王,资捷辨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周武王率诸侯伐纣,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谥号为纣(残又损善)。荒裔,指边远地区。坟籍,指古书,古籍。结绳,文字发明前,人们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书契,在纸发明以前用简牍为主要书写载体,是人们生活中习见的一种事物,一般是一式两份,一方面在两件简牍上都写上字,另一方面把两者并在一起,同时在一侧刻上一定数量的齿,然后由当事双方各执其一,作为便于验对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