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金铭
王金铭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1896年,进洪瑞钱庄当学徒,1910组织发动,“武学研究会”,以读书研究军事为名,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王金铭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时入私塾。自幼勤奋好学,读了《说岳全传》、《三国演义》等。1896年,进洪瑞钱庄当学徒。1898年,应募加入北洋常备军左镇第三协第七标前营。1900年,随军前往山东,并被提升为左哨哨长。1905年,调任北洋军第五镇第十八标一营前哨哨官,驻扎在济南千佛山下。1907年,升任第一混成协第七十九标第一营营副,移驻奉天(今沈阳)新民府。常以岳飞的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作为座右铭。此间,接触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阅读了《扬州十日》、《嘉定屠城记》等书刊。又结识了施从云、冯玉祥等倾向革命的下级军官,他们于1910年春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以读书研究军事为名,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同年9月,升任第二十镇管带。随着武学研究会的迅速发展,为掩护革命活动,不久,与孙谏声等山东籍的官兵,又发起组织了“山东同乡会”。任副会长,负责实际工作。他们分赴奉天、北京、天津、唐山等地联络革命同志,还在唐山设立“山东同乡会”,以作为秘密机关。1911年11月,武昌起义爆发,清廷下令第二十镇前往武汉镇压。与冯玉祥、施从云等,要求统制张绍曾率部起义,进攻北京,推翻清政府。张左右为难。于是在原地按兵不动,拒不受命。不久,便被削职。此后,与冯、施等继续领导革命官兵坚持斗争,并派人去天津联系革命团体“共和会”,共同商定滦州起义的计划。还亲自去各地,策划组织起义。因消息泄露,他们只好于12月30日提前起义。
在对起义者采取软硬兼施、威胁恐吓的手段,以求达到“顺机消弭”的目的,王金铭义正严辞地驳斥,率领义军登车直指天津,因中敌人假议和之计而被捕
1912年1月1日,通永镇守使王怀庆奉袁世凯之命来到滦州,对起义者采取软硬兼施、威胁恐吓的手段,以求达到“顺机消弭”的目的。他义正严辞地驳斥说:“清廷误国殃民,罪已昭著,海内志士,同举义旗,凡有血气,皆当振臂兴起,光我民族,……我辈宣言独立,词义正大,心之所至,万死不辞。”并派人把王监视起来。1月2日,起义军成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北军大都督。军政府通电全国宣布滦州独立。5日,率领义军登车直指天津,火车行至雷庄附近被阻。率义军与敌军激战了2个小时后,因中敌人假议和之计而被捕。清廷统带汪学谦责备他说:“清朝待汝恩厚何故反耶?”他怒斥汪说:“汝非黄帝之苗裔耶?胡为出此言也!满人以异族入主华夏垂三百年,宰割我土地,鱼肉我人民,凡有血性人人欲得而诛之,何反之有!”不久被害。灵柩先被运到天津,后又运回山东,安葬于武城县。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政变后,于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内为他铸立了铜像,像的基石上刻有滦州起义始末及烈士殉难的经过。后冯又在泰山为他建祠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