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写作风格,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人物轶事
舒婷笔名的由来:舒婷出生时,祖父循族谱“佩”字辈,为其起名叫“龚佩瑜”。舒婷在上幼儿园时,妈妈嫌这个名字不谐音,于是改名为龚舒婷。她哥哥是“书”字辈。《诗刊》刊用她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沿用“舒婷”,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笔名。
舒婷与顾城:她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来怀念顾城和谢烨,记录不少小事。其中有一件事——他们一起在北京吃饭,舒婷请他们吃饭,还请了一帮北京的诗人,但只有顾城抢着付钱,尽管他那时连木耳都养不起。他还帮着过去端盘子,而那帮北京诗人只在一般坐着隐隐地看着。
舒婷与谢烨:当时顾城他们过得不好,她拿了些不穿的时髦衣服送过去,谢烨很喜欢,穿着也总念着。
舒婷相关人物评价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况军
舒婷的散文叙述轻灵而富有诗意,语言风格机敏、俏皮。——蔡强,张盛爱
舒婷最初一批散文作品是知青时代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如《洁白的祝福》、《梦入何乡》、《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等。不同的是,写那些诗时,舒婷面对紧迫、焦灼的现实压力,而经过时间沉淀,能够比较从容地从往事追怀中提摄更超越具体人事的情思和哲蕴。——蔡强,张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