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邝露一生活得洒脱、率真、从容,“逃亡”对他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自我放逐,游历让他的才情奔涌,他沿途赋诗,写下《赤雅》,还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游记。

作者:邝露

 

邝露一生虽然短暂,却活得洒脱、率真、从容,得上是“真名士自风流”,对于生情不羁,不愿被礼数牵绊的邝露来说,“逃亡”正是一种最好的自我放逐,游历让他的才情奔涌,他沿途赋诗,写下《赤雅》。

邝露一生虽然短暂(享年47岁),却活得洒脱、率真、从容。他的死,不由让人想起魏晋名士嵇康,两人虽然活在不同的年代,但都称得上是“真名士自风流”。
首先,两人都是稀世大才子,大诗人;而且,两人都蔑视传统礼法,不理会那些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数,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开个铁匠铺每天在在树下打铁,朝廷宠信钟臣来拜访,嵇康只是扫了一眼,仍然埋头打铁;邝露在夜市上“走马观灯”,遇到南海县令也不会下马回避。两人活得同样洒脱,丝毫不掩真性情。于是一个沉迷于打铁,一个开始浪迹天涯纵情山水。对于生情不羁,不愿被礼数牵绊的邝露来说,“逃亡”正是一种最好的自我放逐,游历让他的才情奔涌,他沿途赋诗,写下《赤雅》,还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游记,这五年,也是他才华宣泄得最酣畅淋漓的时候。

邝露是在琴声中从容死去,成了“遥远的绝响”,可属于真名士的风流气节却穿透历史,让人屏息。

他们也死得极其相似:都是在琴声中从容死去!余秋雨用电影一般的文字在《遥远的绝响》中“回放”了嵇康赴死的场面,说他在刑场上弹起一曲《广陵散》,“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弹毕,从容赴死。”而在海雪堂,邝露抱琴,不食而亡。
在琴声中,他们的死少了悲剧的成分,更像是一种从容的回归,回到他们自己的世界里,继续打铁,继续行吟,这才是真名士风度。而他们,以及他们的琴声,也都成了“遥远的绝响”,可属于真名士的风流气节却穿透历史,让人屏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浮生若梦"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邝露简介

邝露,是明末广东著名诗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邝露工于诗词,邝露还通晓兵法、骑马、击剑、射箭,又是古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还精于骈文;又是篆、隶、行、草、楷各体兼擅的有成就的书法家,其草书字迹劲秀,师法王羲之而自成一格。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出使广州,清兵入粤,邝露与诸将戮力死守,凡十余月,城陷,不食,抱琴而死。
 

中文名
邝露
别    名
初名邝瑞露,字湛若,号海雪
国    籍
明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南海
出生日期
1604年
逝世日期
1650年
职    业
诗人
毕业院校
私塾
信    仰
儒学
主要成就
清兵入粤,邝露与诸将戮力死守凡十余月,城陷不食,抱琴而死
代表作品
《邝露诗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