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左台吴氏是吴姓宗族中发展颇为兴盛的一支,枝繁叶茂,据《左台吴氏大宗谱》的记载,新安的左台苗裔就有70余支,总支为五大派。

作者:吴少微

 

吴少微对宗族历史非常关注,曾主持修纂《吴氏正宗谱》。
吴义方在唐初以博学闻名,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朝廷大招天下名儒讲字于新安歙州(今安徽休宁),吴义方也参加了这一盛会,由于喜爱当地的山水之美,遂举家由豫章(今江西南昌)迁居于此。至此,祯字宗始祖吴猛的一支后裔由江西豫章迁入新安歙州。吴义方娶程氏,生3子,长子吴太微、次子吴少微、三子吴宝微。次子吴少微,字促材,号迁谷,嗣圣元年(公元684年)进士,授晋阳尉,累官至左台监察御史。史载吴少微以文学见长,与富嘉谟、魏谷倚并称“北京三杰”。当时天下文人撰写文章皆以徐、庾为宗,文风浮俚不竞,唯独吴少微、富嘉谟的文章以经典为本,雅厚雄迈,文风为之一变,受到当时人的推崇,被称为“吴富体”。吴少微对宗族历史非常关注,曾主持修纂《吴氏正宗谱》。吴少微移居休宁石舌山(今称凤凰山),离年87岁,卒葬新安休宁北郭外老柏墩,后代世居于此,子孙繁衍,形成了左台吴氏。左台吴氏是吴姓宗族中发展颇为兴盛的一支,枝繁叶茂。据《左台吴氏大宗谱》的记载,新安的左台苗裔就有70余支,总支为五大派,分别为莲塘派、金竺派、石岭派、城门派、丰溪派,其宗族发展之繁盛由此可见。所谓左台吴氏是指奉唐代左台监察御史吴少微为始祖的吴氏支派,新安是左台吴氏分布的重要地区,吴姓人口数以万计,人丁极为兴旺。据《左台吴氏大宗谱》的记载,新安的吴姓中,奉吴少微为始祖的占了九成。吴少微娶武阳公李大亮之女,生3子,长子吴隆术、次子吴巩、三子吴筠。吴筠,字文彬,曾任河东节度使,后裔迁居四川。豸岭吴就是次子吴巩的后人,属于左台吴氏五大派中莲塘派下桐城(枞阳)吴氏中的一支(桐城(枞阳)吴氏包括豸岭吴、麻溪吴和高甸吴)。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 》。
古者大宗,百世不迁,别子之道,群弟宗之。衰哀相承,家子之殁,必制服焉。后世无大宗,士大大得祭四室。有四小宗,五世必过,故属及五世祖外则无服。溯其源,一人之身,未至化为路人,盖由宗法不立,莫知所始也,吾实惧焉。原吴氏本长沙王吴芮,自黄帝之后,姬姓、姬周之隆始于后稷,至于公刘,传绪于古公亶父,亶父追尊为大王。长子泰伯,让德封于吴,子孙以国为氏,因为著娃。世笃忠贞,服劳王家,锡爵胙田,土在延陵之地。积厚流光,蔓延天下,枝繁派衍,殆不可纪。家藏谱系,肇自长沙王王子钱得新安山水之胜,贻后子孙居焉。衍至我考,历二十九世,距千百余年,委蛇节次,班班著见。予博采稽评,证以经传。其巍庙古篆,火华华丰珉,拔萃莫奇,积代茔域,罔不具备,敬编家乘,庶古之宗法仿佛,其余顾非幸欤。
元和八年九月七日后裔左右监察御更少微敬辑拜书。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物是人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唐代文学家。新安(今安徽黄山休宁)人。字仲材,号遂谷。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750年),与夫人朱氏合葬休宁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唐长安元年(701年)辛丑进士。累授晋阳尉。

中文名
吴少微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新安
出生日期
663年
逝世日期
750年
职    业
文学家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