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列御寇
列御寇成书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1、列子死后,门人据其活动与言论编撰而成,不止八篇。
2、汉人在此基集合公私所藏二十篇校订而成八篇之数,而成《汉书.艺文志》上著录的八篇之数。
3、张湛据其先人藏书,及在战乱后收集到残卷,“参校有无,始得完备”。并依照《汉书.艺文志》所记八篇,编撰成今本《列子》。由于在编撰过程中,为疏通文字,连缀篇章,必然加进张湛本人的一些思想与他编的一些内容,所以,今本《列子》杂进一些魏晋人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是可以理解的。历三时而成书的《列子》,杂就难免了,说见张清华先生《道经精华.列子.前言》。
张湛、卢重玄、宋微宗、江通、范致虚、高守元及萧登福的注疏
张湛《列子注》,为玄学三大支柱之一。
卢重玄《冲虚经解》,学者向以张湛比况注庄之郭象,以卢重玄比况注庄之成玄英。
(秦恩复一生立志于校勘复原卢重玄《冲虚经解》等书,于南北藏书家访求卢《注》十余年,终得书八卷完本。对保存华夏道家思想。贡献极大)
宋微宗《冲虚至德真经义解》
江通《冲虚至德真经解》
范致虚《列子注》
《列子释文》,殷敬顺为《列子》做释文,以音解字。宋人陈景元为之补释,但殷、陈二家之作,今已相混为一书,无法区别。
高守元(《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其集张湛、卢重玄、宋徽宗、范致虚四家《列子》注,存张湛注原貌,卢重玄、范致虚二注赖该书流传,宋徽宗注赖该书存全貌。 贡献极大)
萧登福《列子古注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