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贺死后葬陇西俗称“学士坟”,其故宅留有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杜牧等,吟咏唱和之诗文

作者:李贺

 

李贺死后葬陇西俗称“学士坟”

李贺死后葬陇西(今在甘肃省陇西县昌谷乡袁家湾)[24]  ,俗称“学士坟”。《巩昌府志》记载:“仁寿山在南一里,其山系秦岭支脉,逶迤千余里,至郡之阳而止。右有悬泉,如匹练,近无矣。其上有文昌阁、魁星楼,其背有李贺墓。”  乾隆版《陇西县志》亦载:“仁寿山在城西南里许……其上有李贺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修农田水利时坟丘被毁。
 

李贺故里位于三乡乡境内,故宅离连昌宫不远

李贺故里位于三乡乡境内,距洛阳74公里,距宜阳县城39公里,交通便利。主要布局是:故居大门、正房、李贺书房、李贺父母所居小院、后花园、李贺诗社等几个部分。
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
据《南园十三首·其二》的“宫北田塍晓气酣”句,宫即连昌宫,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建,又有连昌宫(又名玉阳宫)、兰昌宫之称。连昌宫的遗址,就在连昌河谷,李贺的故宅离连昌宫不远。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没那么简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中文名
李贺
别    名
李长吉,李昌谷
国    籍
唐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出生日期
约790年
逝世日期
约817年
职    业
诗人
信    仰
道教
主要成就
开创“长吉体”诗歌
代表作品
《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昌谷集》等
称    号
鬼才 、诗鬼
字    号
字长吉,号不详
注    音
ㄌㄧˇ ㄏㄜˋ
拼    音
lǐ h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